基于分布式InSAR的DEM生成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 第8-9页 |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 第9-13页 |
·DEM的应用与获取 | 第13页 |
·利用InSAR方法提取DEM的优点及难点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 | 第15-22页 |
·雷达图像的几何特性 | 第15页 |
·F.Leberl构像模型 | 第15-16页 |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 | 第16-18页 |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基本步骤 | 第18-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DEM生成 | 第22-44页 |
·DEM生成的基础知识 | 第22-28页 |
·常用坐标系介绍 | 第22页 |
·坐标系间的转换 | 第22-24页 |
·星间基线的精化 | 第24-27页 |
·离散地面点数据的内插 | 第27-28页 |
·DEM生成的模型 | 第28-43页 |
·Rodriguez模型 | 第28-30页 |
·Doris模型 | 第30-31页 |
·平行射线近似模型 | 第31-33页 |
·Mora模型 | 第33-35页 |
·距离指向闭合定位模型 | 第35-37页 |
·主成像面模型 | 第37-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62页 |
·理想数据实验 | 第44-48页 |
·数据模拟 | 第44-47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48页 |
·仿真数据实验 | 第48-54页 |
·数据仿真 | 第48-5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54页 |
·ERS‐1/2 数据实验 | 第54-60页 |
·实验数据 | 第54-56页 |
·实验结果 | 第56-59页 |
·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