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大样本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表目录 | 第7-8页 |
| 图目录 | 第8-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1 绪论 | 第11-18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1-13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3页 |
| ·研究目标及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3-15页 |
|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8-34页 |
|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 ·产权理论 | 第18-19页 |
| ·地租理论 | 第19-21页 |
| ·马克思地租理论 | 第19-20页 |
| ·西方地租理论 | 第20-21页 |
| ·配第—克拉克定理 | 第21页 |
| ·文献综述 | 第21-34页 |
| ·有关农户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 第21-26页 |
| ·关于农户行为的理性纷争 | 第21-24页 |
| ·有关我国农户行为是否理性的讨论 | 第24-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6-34页 |
| ·农地产权制度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 第26-29页 |
| ·社会保障缺失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 第29-30页 |
| ·交易成本对于农地流转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影响农地流转的其它因素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4页 |
| 3 抽样方法以及样本农户基本描述性统计 | 第34-39页 |
| ·调查和抽样方法介绍 | 第34-35页 |
| ·样本的基本描述性统计 | 第35-39页 |
| 4 样本区域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现状分析 | 第39-57页 |
| ·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分析 | 第39-45页 |
| ·农户农地转出的数量特征 | 第39-40页 |
| ·农户农地转出去向 | 第40-42页 |
| ·农户转出农地年限的约定 | 第42-43页 |
| ·农地转出户收取转包费情况 | 第43-45页 |
| ·农户农地转入行为分析 | 第45-51页 |
| ·农户农地转入的数量特征 | 第45页 |
| ·农户转入农地的来源 | 第45-46页 |
| ·农户农地转入年限的约定 | 第46-49页 |
| ·农地转入户支出转包费情况 | 第49-51页 |
| ·农地流转的约束条件 | 第51-53页 |
| ·农地流转的约定形式(有无书面合同) | 第51-52页 |
| ·农户转入农地是否需要经批准 | 第52-53页 |
| ·村干部对农地流转的态度 | 第53-54页 |
| ·村干部对农地转包是否需要得到批准的认识 | 第53-54页 |
| ·村干部对长期外出村民土地处置方式的回答 | 第54页 |
| ·对被调查省份农地流转现状的初步评价 | 第54-57页 |
| 5 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57-71页 |
| ·假设及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57-64页 |
| ·假设的建立 | 第57-61页 |
| ·土地产权制度与农地流转 | 第57-58页 |
| ·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与农地流转 | 第58-59页 |
| ·控制变量的选择和说明 | 第59-61页 |
| ·模型的选择与说明 | 第61-64页 |
| ·对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第64-71页 |
| 6 结论与政策含义 | 第71-75页 |
| ·研究总结 | 第71页 |
| ·政策含义 | 第71-74页 |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 作者简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