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6页 |
1 绪论 | 第16-30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6-23页 |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6-18页 |
·课题学术意义 | 第18-21页 |
·课题现实意义 | 第21-23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3-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7页 |
·研究思路与整体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9-30页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30-5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0-33页 |
·电力市场 | 第30-31页 |
·排放权市场 | 第31-33页 |
·激励性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在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中的应用 | 第33-40页 |
·激励性机制设计理论基础 | 第33-35页 |
·激励性机制设计理论在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中的应用情况 | 第35-39页 |
·激励性机制设计理论在新市场组合中的应用 | 第39-40页 |
·供给函数均衡理论及其在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中的应用 | 第40-46页 |
·供给函数均衡理论基础 | 第40-43页 |
·供给函数均衡理论在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中的应用情况 | 第43-45页 |
·供给函数均衡理论在新市场组合中的应用 | 第45-46页 |
·电力协调监管模式及其应用 | 第46-50页 |
·电力协调监管模式的必要性、思路与内涵 | 第46-49页 |
·电力协调监管模式在碳减排市场组合中的应用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3 国内外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的实践 | 第52-66页 |
·国外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第52-61页 |
·国外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实践 | 第52-56页 |
·国外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第56-59页 |
·国外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 第59-61页 |
·中国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实践与问题分析 | 第61-65页 |
·中国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实践 | 第61-64页 |
·中国燃煤发电企业碳减的问题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4 基于电力协调监管的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市场组合设计 | 第66-80页 |
·基本假设 | 第66-70页 |
·变量选择 | 第70-72页 |
·基于电力协调监管的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市场组合设计 | 第72-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80页 |
5 初始排放权市场中发电商的决策行为分析 | 第80-90页 |
·初始排放权市场中发电商的决策模型 | 第80-81页 |
·模型求解与发电商的最优需求函数 | 第81-83页 |
·发电商决策行为特征分析 | 第83-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6 初始排放权市场均衡和有效性检验 | 第90-106页 |
·市场需求函数与市场均衡 | 第90-93页 |
·初始排放权市场均衡特征分析 | 第93-96页 |
·初始排放权市场有效性检验模型与数据获取 | 第96-99页 |
·检验模型 | 第96-97页 |
·数据获取 | 第97-99页 |
·初始排放权市场有效性检验结果与讨论 | 第99-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7 电力市场中发电商的决策行为分析 | 第106-120页 |
·电力市场中发电商的决策模型 | 第106-109页 |
·模型求解与发电商的最优供给函数 | 第109-112页 |
·发电商决策行为特征分析 | 第112-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8 电力市场均衡和有效性检验 | 第120-136页 |
·电力市场供给函数与市场均衡 | 第120-123页 |
·电力市场均衡特征分析 | 第123-125页 |
·电力市场有效性检验模型与数据获取 | 第125-128页 |
·检验模型 | 第125-127页 |
·数据获取 | 第127-128页 |
·电力市场有效性检验结果与讨论 | 第128-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6页 |
9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36-142页 |
·主要结论 | 第137-140页 |
·研究展望 | 第140-142页 |
致谢 | 第142-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6页 |
附录 | 第156页 |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著及论文 | 第156页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