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绪论 | 第10-28页 |
| 第一节 《周礼》真伪及其成书年代 | 第10-16页 |
| 一、《周礼》真伪争讼 | 第10-11页 |
| 二、成书年代 | 第11-15页 |
| 三、《周礼》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第二节 《周礼》与周代地方行政组织研究 | 第16-23页 |
| 一、《周礼》体国经野的管理模式 | 第16-18页 |
| 二、《周礼》中的地方行政组织研究 | 第18-22页 |
| 三、对《周礼》材料的运用 | 第22-23页 |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主旨 | 第23-28页 |
| 一、课题的缘起 | 第23-25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25页 |
| 三、本课题的研究空间及研究目标 | 第25-28页 |
| 第一章 《周礼》所见国中的地方行政组织 | 第28-52页 |
| 第一节 乡 | 第28-40页 |
| 一、《周礼》中的乡 | 第28-31页 |
| 二、对乡的历史考察 | 第31-36页 |
| 三、周代乡制的演变及其特点 | 第36-40页 |
| 第二节 州 | 第40-45页 |
| 一、《周礼》九州概念与“大九州”的历史演变 | 第40-43页 |
| 二、《周礼》中的地方行政组织之州及两周时期州制的发展 | 第43-44页 |
| 三、《包山楚简》中的州 | 第44-45页 |
| 第三节 对党、族、闾、比的历史考察 | 第45-49页 |
| 一、党 | 第46-47页 |
| 二、族 | 第47-48页 |
| 三、闾 | 第48页 |
| 四、比 | 第48-49页 |
| 第四节 轨 | 第49-52页 |
| 第二章 《周礼》所见遂中的地方行政组织 | 第52-69页 |
| 第一节 县 | 第52-58页 |
| 一、《周礼》中的县及县的初期形态 | 第52-55页 |
| 二、春秋时期的县 | 第55-56页 |
| 三、战国时期的县 | 第56-58页 |
| 第二节 里 | 第58-65页 |
| 一、里的出现及其初期形态 | 第58-61页 |
|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里 | 第61-62页 |
| 三、里的规模及其管理 | 第62-65页 |
| 第三节 对鄙、酂、邻的历史考察 | 第65-69页 |
| 一、鄙 | 第65-67页 |
| 二、酂 | 第67页 |
| 三、邻 | 第67-69页 |
| 第三章 《周礼》所见都鄙中的地方行政组织 | 第69-89页 |
| 第一节 丘 | 第69-77页 |
| 一、丘的初期形态 | 第69-71页 |
| 二、殷商时期的丘 | 第71-73页 |
| 三、两周时期的丘及其变革 | 第73-77页 |
| 第二节 邑 | 第77-89页 |
| 一、邑之概念诠释及邑的初期形态 | 第78-79页 |
| 二、殷商时期的邑 | 第79-83页 |
| 三、对周代邑的考察 | 第83-89页 |
| 第四章 《周礼》中的地方行政组织与户籍管理 | 第89-97页 |
| 第一节 户籍管理的产生 | 第89-92页 |
| 第二节 严格的户籍登记 | 第92-93页 |
| 一、按身份等级确立名籍 | 第92-93页 |
| 二、财产登记 | 第93页 |
| 三、年龄与身高的登记 | 第93页 |
| 第三节 地方行政组织与户籍审核 | 第93-97页 |
| 第五章 《周礼》中的地方行政组织与农业管理和赋役征派 | 第97-111页 |
| 第一节 地方行政组织与农业管理 | 第97-103页 |
| 一、沟洫封埒的修整 | 第98-99页 |
| 二、以土宜之法教民 | 第99-100页 |
| 三、执掌农作之时的禁令 | 第100页 |
| 四、对农器和耕牛的管理 | 第100-101页 |
| 五、仓廪管理 | 第101-103页 |
| 第二节 地方行政组织与赋税征收 | 第103-105页 |
| 第三节 地方行政组织与徭役、兵役征发 | 第105-111页 |
| 一、徭役的征发 | 第105-107页 |
| 二、兵役征发 | 第107-109页 |
| 三、役不害农的役政思想 | 第109-111页 |
| 第六章 《周礼》中的地方行政组织与教化、治安 | 第111-121页 |
| 第一节 地方行政组织与教化 | 第111-116页 |
| 一、选贤任能 | 第111-113页 |
| 二、养老于学 | 第113页 |
| 三、以礼属民 | 第113-116页 |
| 第二节 地方行政组织与政令宣传 | 第116-118页 |
| 第三节 地方行政组织与基层治安 | 第118-121页 |
| 结语 | 第121-1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3-134页 |
| 后记 | 第134-135页 |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