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8-9页 |
·国内外动态研究述评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本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 第12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挤兑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13-20页 |
·信息不对称与挤兑原因分析 | 第13-16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3-14页 |
·自发形成的银行挤兑 | 第14-15页 |
·基于信息的银行挤兑 | 第15-16页 |
·自发与信息同时作用的银行挤兑 | 第16页 |
·储户的行为选择与信息传播分析 | 第16-17页 |
·羊群行为理论 | 第16-17页 |
·信息羊群行为理论 | 第17页 |
·银行倒闭与挤兑救助分析 | 第17-20页 |
·有问题银行的挤兑救助与重组安排 | 第18-19页 |
·有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分析 | 第19-20页 |
第3章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商业银行挤兑风险模型研究 | 第20-26页 |
·基于完全信息条件下商业银行的挤兑模型 | 第20-21页 |
·存款者类型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商业银行挤兑风险模型 | 第21-23页 |
·储户私有噪音信息下的商业银行挤兑风险模型 | 第23-26页 |
第4章 湖南某城市商业银行挤兑风险的案例研究 | 第26-34页 |
·背景介绍 | 第26-27页 |
·挤兑发生前的财务分析 | 第27-30页 |
·挤兑过程 | 第30-31页 |
·挤兑的处理与平息 | 第31-32页 |
·总结 | 第32-34页 |
第5章 防范城市商业银行挤兑风险的政策措施 | 第34-45页 |
·健全商业银行信息公开制度 | 第34-37页 |
·强制性披露与鼓励自愿披露相结合 | 第35页 |
·规范信息披露原则,对不同层次的银行实行因地制宜的信息披露政策 | 第35-36页 |
·加强金融监管当局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完善惩罚制度 | 第36-37页 |
·正确处理好信息公开和金融安全的关系 | 第37页 |
·健全商业银行信息公开制度增强商业银行诚信、信誉建设 | 第37页 |
·建立商业银行风险内控体系 | 第37-40页 |
·完善内控环境,建立垂直型的风险控制体系和分级授权制度 | 第38页 |
·构建独立、有效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 第38-39页 |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风险评估制度 | 第39页 |
·构建会计电算化安全控制体系 | 第39页 |
·建立信息交流与反馈平台 | 第39-40页 |
·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 | 第40-42页 |
·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 第40页 |
·建立存款稳定增长机制分散存款结构失调风险 | 第40页 |
·加强和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 第40-41页 |
·建立银行超额准备金或资产变现的两道防线 | 第41页 |
·走"质量、效益、规模"协调发展的道路 | 第41-42页 |
·建立金融安全网 | 第42-45页 |
·建立有效的最后贷款人制度 | 第43页 |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 | 第43页 |
·建立金融安全网的初步构想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