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典型港口发展环境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2章 国内外典型港口发展现状 | 第14-23页 |
·国内典型港口 | 第14-18页 |
·上海港 | 第14-15页 |
·深圳港 | 第15页 |
·宁波港 | 第15-16页 |
·环渤海港口群 | 第16-18页 |
·国外典型港口 | 第18-23页 |
·鹿特丹港 | 第18-19页 |
·汉堡港 | 第19-20页 |
·纽约—新泽西港 | 第20页 |
·洛杉矶—长滩港 | 第20-21页 |
·日本东京湾港口群 | 第21-23页 |
第3章 国内外典型港口发展的内部环境比较 | 第23-35页 |
·港口的区位特征及布局形态 | 第23-28页 |
·港口区位特征的比较 | 第23-26页 |
·港口布局形态的比较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港口基础设施 | 第28-29页 |
·港口设备的比较 | 第28页 |
·集疏运条件的比较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页 |
·港口规模 | 第29-32页 |
·港口规模的比较 | 第30-31页 |
·集装箱吞吐量的比较 | 第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港口管理模式 | 第32-35页 |
·港口管理体制模式的分类 | 第32-33页 |
·港口管理体制模式的比较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国内外典型港口发展的外部环境比较 | 第35-64页 |
·港口的发展政策 | 第35-37页 |
·港口发展政策的比较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页 |
·港口与城市的关系 | 第37-44页 |
·区域经济理论 | 第37-38页 |
·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比较 | 第38-44页 |
·小结 | 第44页 |
·港口及港口群的竞争与合作 | 第44-58页 |
·港口及港口群竞争的比较 | 第44-48页 |
·港口群内的合作 | 第48-51页 |
·国内外港口竞合模式的比较 | 第51-58页 |
·小结 | 第58页 |
·港口与临港产业发展关系的比较 | 第58-64页 |
·国外典型港口临港产业发展关系的特点 | 第59-61页 |
·国内典型港口临港产业发展关系的特点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国内外典型港口发展环境的比较评价 | 第64-71页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64-66页 |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66-71页 |
·写出A-B层优先关系矩阵 | 第66-67页 |
·构造A-B层模糊一致矩阵 | 第67-68页 |
·计算A-B层层次单排序 | 第68页 |
·层次总排序 | 第68-71页 |
第6章 我国港口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71-75页 |
·加强港口间的合作 | 第71页 |
·建立更加有效的港口发展模式 | 第71-72页 |
·适应港口大型化趋势,进一步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 | 第72-73页 |
·积极优化港区布局,扩大港口吞吐能力 | 第73页 |
·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实现港区一体化 | 第73页 |
·从科技和环境入手,加快港口现代化的进程 | 第73-74页 |
·优化港口服务环境 | 第74-75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研项目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