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延迟改正在GPS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 | 第12-15页 |
| ·本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大气基本理论及其对GPS信号的影响 | 第16-34页 |
| ·大气的分层和结构 | 第16-18页 |
| ·大气参数 | 第18-23页 |
| ·主要的气象参数 | 第18-21页 |
| ·标准大气模型 | 第21-22页 |
| ·西安地区气候概述 | 第22-23页 |
| ·中性大气对GPS定位的影响 | 第23-26页 |
| ·对流层延迟对GPS信号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对流层延迟误差对GPS基线和高程解算的影响 | 第24-26页 |
| ·对流层延迟处理方法 | 第26-34页 |
| ·射线描迹法 | 第26页 |
| ·折射率模型法 | 第26-28页 |
| ·模型函数法 | 第28页 |
| ·参数估计法 | 第28-33页 |
| ·水汽辐射计法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 | 第34-44页 |
| ·常用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 | 第34-38页 |
| ·Hopfield经典模型 | 第34-35页 |
| ·Hopfield改进模型 | 第35页 |
| ·Saastamoinen经典模型 | 第35-36页 |
| ·Saastamoinen改进模型 | 第36-37页 |
| ·EGNOS模型 | 第37-38页 |
| ·天顶延迟模型的误差分析 | 第38-40页 |
| ·模型比较 | 第40-44页 |
| 第四章 西安地区天顶延迟模型的建立研究 | 第44-55页 |
| ·利用探空数据获得西安大气折射率 | 第44-48页 |
| ·大气折射率 | 第44-45页 |
| ·探空数据资料分析 | 第45-46页 |
| ·获得西安地区大气折射率 | 第46-48页 |
| ·西安地区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 | 第48-51页 |
| ·西安地区大气折射率模型 | 第48-50页 |
| ·西安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 | 第50-51页 |
| ·西安区域模型在GPS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 第51-55页 |
| ·西安区域模型在相对定位中的应用 | 第51-52页 |
| ·西安区域模型在单点定位中的应用 | 第52-55页 |
| 第五章 对流层映射函数模型 | 第55-66页 |
| ·映射函数基础 | 第55-56页 |
| ·常用映射函数 | 第56-61页 |
| ·Marini映射函数 | 第57页 |
| ·Chao映射函数 | 第57页 |
| ·CFA2.2映射函数 | 第57-58页 |
| ·MTT映射函数 | 第58-59页 |
| ·NMF映射函数 | 第59-61页 |
| ·模型比较 | 第61-62页 |
| ·梯度估计 | 第62-66页 |
| 第六章 对流层天顶延迟计算中的其他影响因素 | 第66-84页 |
| ·不同GPS解算软件计算天顶延迟的差异 | 第66-68页 |
| ·概述 | 第66-67页 |
| ·算例分析 | 第67-68页 |
| ·卫星轨道精度对天顶延迟的影响 | 第68-73页 |
| ·概述 | 第68-69页 |
| ·算例分析 | 第69-73页 |
| ·基准站坐标对天顶延迟的影响 | 第73-76页 |
| ·概述 | 第73-74页 |
| ·算例分析 | 第74-76页 |
| ·天线相位改正对天顶延迟的影响 | 第76-79页 |
| ·概述 | 第76-77页 |
| ·算例分析 | 第77-79页 |
| ·海潮对天顶延迟的影响 | 第79-84页 |
| ·概述 | 第79-80页 |
| ·算例分析 | 第80-84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