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唐代考课制度概述 | 第11-13页 |
(一) 考课制度的内涵 | 第11页 |
(二) 考课制度的历史意义 | 第11-13页 |
二、唐代政府官员的任用制度 | 第13-22页 |
(一) 综述 | 第13页 |
(二) 唐代士子任官的一般途径 | 第13-16页 |
(三) 唐代士子任官的其它途径 | 第16-18页 |
(四) 在职官员的升调 | 第18-22页 |
三、唐代政府官员的考绩制度 | 第22-30页 |
(一) 综述 | 第22页 |
(二) 流内官之考绩 | 第22-28页 |
(三) 流外官之考绩 | 第28-30页 |
四、唐代考课制度的特点 | 第30-36页 |
(一) 考课标准更加细致严格 | 第30-31页 |
(二) 科学划分职权保证考课制度正常实施 | 第31-34页 |
(三) 唐代考课制度的去主观化诉求 | 第34-36页 |
五、唐代考课制度的理念基础及思想源泉 | 第36-41页 |
(一) 唐代考课制度的思想基础—严格治吏 | 第36-38页 |
(二) 唐代考课制度价值取向的源泉—民本思想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