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2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20页 |
| ·高速焊焊缝成形缺陷的产生 | 第11-16页 |
| ·高速焊接工艺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高速GMAW焊接的实验平台 | 第22-30页 |
|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22-25页 |
| ·工作台速度范围的扩大 | 第22-23页 |
| ·焊枪的固定 | 第23-25页 |
| ·实验所用的焊接电源 | 第25页 |
| ·实验所用的母材与焊丝 | 第25-26页 |
| ·图像采集系统 | 第26-30页 |
| 第3章 驼峰焊道产生过程的实验观测 | 第30-47页 |
| ·高速GMAW中焊缝成形缺陷的产生 | 第30-34页 |
| ·实验1(焊接电流300A,焊接速度变化) | 第30-32页 |
| ·实验2(焊接电流350A,焊接速度变化) | 第32-34页 |
| ·驼峰焊道的产生过程及机理分析 | 第34-38页 |
| ·驼峰焊道产生机理的实验验证 | 第38-40页 |
| ·保护气体对驼峰焊道形成的影响 | 第40-41页 |
| ·驼峰焊道断面的形貌特点 | 第41-43页 |
| ·GMAW的临界焊接速度 | 第43-47页 |
| ·焊接电压对临界焊接速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焊接电流对临界焊接速度的影响 | 第44-47页 |
| 第4章 DE-GMAW高速焊接工艺及其机理 | 第47-66页 |
| ·焊接系统的搭建 | 第47-48页 |
| ·焊接回路的连接 | 第47-48页 |
| ·焊枪组合参数的选择 | 第48页 |
| ·焊接系统的调试 | 第48-51页 |
| ·焊接过程中各路电流(I_(bp)、I_(bm)和I)的测量 | 第51-54页 |
| ·焊接旁路的分流作用 | 第54-55页 |
| ·旁路电流I_(bp)对焊接过程的影响 | 第55-57页 |
| ·DE-GMAW与常规GMAW临界焊接速度的对比 | 第57-62页 |
| ·双电源DE-GMAW实现高速焊的初步分析 | 第62-63页 |
| ·单电源DE-GMAW焊接系统的搭建及调试 | 第63-66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