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结破碎岩石非Darcy流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 致谢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变量注释表 | 第18-20页 |
| 1 绪论 | 第20-29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页 |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8-29页 |
| 2 胶结破碎岩石试样制备 | 第29-35页 |
| 2.1 试样制备系统 | 第29-31页 |
| 2.2 试样制备 | 第31-34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3 胶结破碎岩石渗透试验系统 | 第35-50页 |
| 3.1 试验系统研制目的及意义 | 第35-36页 |
| 3.2 功能及性能指标 | 第36-39页 |
| 3.3 试验系统设计方案 | 第39-42页 |
| 3.4 试验系统主要组成及功能 | 第42-49页 |
| 3.5 试验系统调试 | 第4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4 胶结破碎岩石非Darcy流渗透特性试验 | 第50-80页 |
| 4.1 渗透性参量计算方法 | 第50-53页 |
| 4.2 试验方案 | 第53-54页 |
| 4.3 试验流程 | 第54-55页 |
| 4.4 试验结果 | 第55-60页 |
| 4.5 胶结破碎岩石渗透性参量时变特征 | 第60-70页 |
| 4.6 渗透率模型 | 第70-78页 |
| 4.7 试验的不足 | 第78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5 含盐胶结破碎岩石渗透特性试验 | 第80-90页 |
| 5.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案 | 第80-82页 |
| 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82-89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6 胶结破碎岩体渗流系统响应计算与分析 | 第90-126页 |
| 6.1 动力学模型 | 第90-99页 |
| 6.2 算法与程序设计 | 第99-110页 |
| 6.3 算例 | 第110-122页 |
| 6.4 胶结剂含量对渗流场的影响 | 第122页 |
| 6.5 初始孔隙度对渗流场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 6.6 Talbot指数对渗流场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 6.7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26-129页 |
| 7.1 主要结论 | 第126-127页 |
| 7.2 展望 | 第127-1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9-139页 |
| 附录A1 胶结破碎岩石渗透性参量计算程序 | 第139-157页 |
| 附录A2 胶结破碎岩石渗透率模型参数优化计算程序 | 第157-173页 |
| 附录A3 胶结破碎岩体渗流系统动力响应计算程序 | 第173-179页 |
| 作者简历 | 第179-18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