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缩写对照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0-14页 |
1.材料 | 第10-11页 |
·实验动物 | 第10页 |
·试剂 | 第10页 |
·仪器 | 第10-11页 |
2.方法 | 第11-12页 |
·ABR检测方法 | 第11页 |
·新霉素皮下注射 | 第11页 |
·耳蜗基底膜铺片与硝酸银染色 | 第11-12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12页 |
附:有关溶液的配制 | 第12-14页 |
结果 | 第14-19页 |
1 正常小鼠与其他啮齿类动物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比较 | 第14-16页 |
·三种实验动物实时ABR特征 | 第14-15页 |
·不同频率下三种实验动物ABR阈值 | 第15-16页 |
2 新霉素对小鼠出生后发育过程中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 | 第16-19页 |
·三组实验小鼠实时ABR特征 | 第16页 |
·不同频率下三组实验小鼠的ABR阈值 | 第16-18页 |
·新霉素对内耳毛细胞的毒性作用 | 第18-19页 |
讨论 | 第19-24页 |
1 小鼠听性脑干反应的特点 | 第19页 |
2 小鼠听性脑干反应的应用 | 第19-20页 |
3 新霉素对发育过程中小鼠听力及对内耳毛细胞的毒性作用 | 第20-24页 |
·新霉素对ABR阈值的影响与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 第22-23页 |
·ABR阈值的变化与内耳毛细胞受损程度相关 | 第23-24页 |
结论 | 第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7页 |
附录1 | 第27-30页 |
附录2 | 第30-41页 |
综述:ATOH1基因治疗在内耳毛细胞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 第30-41页 |
致谢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