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密公路典型高边坡病害治理措施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边坡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内外边坡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外边坡治理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公路沿线及典型高边坡概况 | 第19-29页 |
·沿线环境地质条件 | 第19-21页 |
·沿线地层岩性由来 | 第19页 |
·沿线地貌格局由来 | 第19-20页 |
·沿线不利的地质条件 | 第20页 |
·地形不利地段 | 第20页 |
·气象与水文 | 第20-21页 |
·沿线边坡地质病害分布及发育现况 | 第21-24页 |
·沿线边坡统计及分类 | 第21-22页 |
·沿线边坡主要病害类型及治理现状 | 第22-23页 |
·沿线边坡的中长期稳定性 | 第23-24页 |
·急需整治的工点和仍需整治的工点 | 第24页 |
·典型高边坡工程概况 | 第24-29页 |
·K55花岗岩高边坡 | 第24-26页 |
·K72炭质页岩高边坡 | 第26-29页 |
第3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29-47页 |
·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坡体结构的影响 | 第29页 |
·水的影响 | 第29-30页 |
·人类活动的影响 | 第30-31页 |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31-33页 |
·工程地质分析法 | 第31-32页 |
·极限平衡法 | 第32-33页 |
·基于变形理论的稳定性评价方法 | 第33页 |
·典型高边坡变形特征与变形原因及机理分析 | 第33-41页 |
·K55花岗岩高边坡 | 第33-38页 |
·K72炭质页岩高边坡 | 第38-41页 |
·边坡稳定性计算 | 第41-47页 |
·稳定系数及推力计算 | 第41-44页 |
·边坡计算模型 | 第44页 |
·工况因素考虑 | 第44-46页 |
·计算结果 | 第46-47页 |
第4章 高边坡治理措施及方案研究 | 第47-66页 |
·边坡治理的必要性 | 第47页 |
·边坡治理原则 | 第47-48页 |
·预应力锚索框架加固研究 | 第48-61页 |
·加固机理及适用范围 | 第49-50页 |
·锚索框架梁计算 | 第50-57页 |
·预应力锚索计算 | 第57-60页 |
·预应力锚索框架计算 | 第60-61页 |
·主要整治方案 | 第61-66页 |
·K55花岗岩高边坡整治 | 第62-64页 |
·K72炭质页岩高边坡整治 | 第64-66页 |
第5章 边坡数值模拟 | 第66-84页 |
·FLAC程序 | 第66页 |
·FLAC基本原理 | 第66-67页 |
·强度折减法 | 第67-69页 |
·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 | 第67-68页 |
·破坏标准的定义 | 第68-69页 |
·边坡数值模拟 | 第69-84页 |
·K55花岗岩边坡模拟 | 第69-76页 |
·K72炭质页岩边坡模拟 | 第76-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工作展望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