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础理论 | 第13-20页 |
·公司治理概念及内涵 | 第13-14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 第14-16页 |
·商业银行的特点 | 第14-15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问题 | 第15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的法律意义 | 第15-16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渊源 | 第16-20页 |
·古典管家理论(Classical Stewardship Theory) | 第16-17页 |
·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cy Theory) | 第17-18页 |
·现代管家理论(Modern Stewardship Theory) | 第18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s Theory) | 第18-20页 |
2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分析与借鉴 | 第20-27页 |
·产权制度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 | 第20-23页 |
·产权制度与两权分离理论 | 第20-21页 |
·商业银行不同的产权结构 | 第21-22页 |
·不同产权制度安排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三种模式 | 第22-23页 |
·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代理问题的解决 | 第23-26页 |
·委托代理与公司治理 | 第23-24页 |
·英美市场主导模式下代理问题的解决 | 第24-25页 |
·德日内部监控模式下代理问题的解决 | 第25-26页 |
·两种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化 | 第26-27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及问题 | 第27-32页 |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严重的软预算约束问题 | 第27-28页 |
·内部治理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 | 第28页 |
·外部治理环境配套制度不完善 | 第28-29页 |
·国有银行的特殊问题 | 第29-32页 |
·在产权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 | 第31-32页 |
4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几点思考 | 第32-48页 |
·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 | 第32-33页 |
·建立国有股权和国有金融资产保护机制 | 第33-35页 |
·解决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缺位的问题 | 第34页 |
·建立刚性的资本金补充制度 | 第34页 |
·建立风险防范的止损弥补机制 | 第34-35页 |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权力制衡机制 | 第35-43页 |
·完善股东大会法律制度 | 第36-39页 |
·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 | 第39-41页 |
·明确监事会的监督核心,确保监事会真正到位 | 第41-42页 |
·提高经营管理层的专业化管理水平 | 第42页 |
·设计恰当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42-43页 |
·优化商业银行外部监管法制建设 | 第43-48页 |
·处理好放松监管与改善监管、严格监管之间的关系 | 第43-44页 |
·完善监管主体自身治理相关制度 | 第44-45页 |
·完善具体的监管制度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