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0 引言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第14-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第16-18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21-22页 |
1 渔业金融一般理论 | 第22-31页 |
·渔业金融的内涵 | 第22-24页 |
·渔业金融的概念及其分类 | 第22-23页 |
·渔业金融的功能 | 第23页 |
·渔业金融的特征 | 第23-24页 |
·农村金融领域的代表性理论 | 第24-28页 |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第24-25页 |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第25页 |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25-26页 |
·对三种农村金融理论的评述 | 第26-28页 |
·农村金融理论对研究渔业金融问题的几点启示 | 第28-31页 |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启示——渔业政策性融资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启示——渔业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合理性 | 第29-30页 |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启示——渔业担保融资的保障性 | 第30-31页 |
2 我国渔业金融发展情况的现状考察 | 第31-46页 |
·我国现行渔业金融服务体系 | 第31-40页 |
·渔业金融服务的主要供给主体及供给情况 | 第31-37页 |
·渔业产业发展对渔业金融服务的需求及需求主体划分 | 第37-40页 |
·我国渔业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0-46页 |
·渔业金融的供需矛盾突出 | 第40-41页 |
·渔业金融法制建设落后 | 第41页 |
·渔业金融体制呈现二元结构特征 | 第41页 |
·渔业金融服务供给体系不完善 | 第41-46页 |
3 渔业金融支持渔业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46-57页 |
·实证模型与检验方法 | 第46-49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47-48页 |
·协整关系检验 | 第48页 |
·因果关系检验 | 第48-49页 |
·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 第49-52页 |
·渔业经济指标及数据来源 | 第49-50页 |
·渔业金融指标及数据来源 | 第50-52页 |
·实证分析 | 第52-55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53页 |
·协整检验 | 第53-54页 |
·Grange因果检验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4 发展渔业金融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57-65页 |
·解决渔业金融困境的通行做法 | 第57-60页 |
·充分发挥政府在解决渔业融资困境中的作用 | 第57-58页 |
·商业性金融是解决渔业金融困境的有力支撑 | 第58-59页 |
·民间金融是解决渔业金融困境的得力补充 | 第59-60页 |
·以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探讨发展渔业金融的经验 | 第60-63页 |
·日本渔业金融发展模式 | 第60-62页 |
·我国台湾地区的专业性渔业金融机构——渔会信用部 | 第62-63页 |
·启示 | 第63-65页 |
5 促进我国渔业金融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65-80页 |
·完善我国渔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基于需求主体的渔业金融路径选择 | 第65-67页 |
·民间金融对应于自营型主体 | 第65页 |
·商业银行对应于市场型主体 | 第65-66页 |
·农村信用社对应于经营型主体 | 第66页 |
·政策性金融对应于扶持型主体 | 第66-67页 |
·促进我国渔业金融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67-77页 |
·完善渔业金融立法,加强金融监管 | 第67-68页 |
·深化金融改革,加强渔业信贷融资体系建设 | 第68-74页 |
·引导和扶持渔业民间金融的发展 | 第74-75页 |
·大力发展渔业资本市场 | 第75-76页 |
·发展壮大渔业保险业务 | 第76-77页 |
·其他配套措施 | 第77-80页 |
·实行渔业贷款风险基金制度 | 第77页 |
·建立渔业信用担保体系 | 第77-78页 |
·开展渔业信托、租赁业务 | 第78-79页 |
·积极吸引外商投资我国渔业 | 第79-80页 |
6 结语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