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7页 |
| ·人体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人体肠道菌群概述 | 第14-15页 |
| ·人体肠道菌群的生理作用 | 第15-17页 |
| ·营养与物质代谢作用 | 第15-16页 |
| ·生物拮抗作用 | 第16页 |
| ·免疫作用 | 第16-17页 |
| ·腐败作用 | 第17页 |
| ·引起各种疾病与综合征 | 第17页 |
| ·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 ·糖尿病概述 | 第17-18页 |
| ·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微生物生态学、微生态学与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 第21-23页 |
| ·微生物生态学 | 第21-22页 |
| ·微生态学 | 第22-23页 |
|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 第23页 |
| ·分子生态学常用技术 | 第23-27页 |
| ·PCR 技术 | 第23-24页 |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技术 | 第24-25页 |
| ·T-RFLP 技术 | 第25-26页 |
| ·ERIC-PCR 技术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新发糖尿病与健康人体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定量以及组成结构分析 | 第27-47页 |
| 引言 | 第27-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5页 |
| ·受试者粪便样品 | 第28-30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0页 |
| ·粪便菌群总DNA 的提取 | 第30-31页 |
| ·粪便菌群总DNA 在bifdobacterium RT-PCR 的前处理 | 第31-32页 |
| ·粪便样品中双歧杆菌的定量分析 | 第32-33页 |
| ·双歧杆菌类群特异性PCR-DGGE | 第33-35页 |
| ·双歧杆菌实时荧光定量 PCR 结果 | 第35-40页 |
| ·实时荧光定量PCR 标准曲线 | 第35-36页 |
| ·20 对新发糖尿病及其健康对照样品荧光定量PCR | 第36-40页 |
| ·双歧杆菌类群特异性DGGE 结果 | 第40-43页 |
| ·讨论 | 第43-47页 |
| 第三章 两种粪便保存方法对肠道菌群结构研究的影响 | 第47-63页 |
| 引言 | 第47-48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8-54页 |
| ·材料 | 第48页 |
| ·方法 | 第48-54页 |
| ·结果 | 第54-60页 |
| ·室温保存法样品 16S rDNA V3 区 DGGE 指纹图谱 | 第54-56页 |
| ·稳定剂保存样品 16S rDNA V3 区 DGGE 指纹图谱 | 第56-58页 |
| ·室温保存法样品梭菌属类群特异性DGGE 结果 | 第58-59页 |
| ·割胶测序结果 | 第59-60页 |
| ·讨论 | 第60-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 附录1 溶液试剂的配制 | 第71-75页 |
| 附录2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设备 | 第75-76页 |
| 附录3 缩写和全称 | 第76-79页 |
| 附录4 受试者筛选办法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