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法律解释的对象及意义 | 第8-16页 |
第一节 法律解释概述 | 第8-14页 |
一、法律解释的涵义 | 第8-10页 |
二、法律解释何以可能 | 第10-12页 |
三、法律解释的对象和形式 | 第12-14页 |
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法律解释的方法 | 第16-26页 |
第一节 狭义的法律解释 | 第16-18页 |
一、狭义的法律解释 | 第16页 |
二、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漏洞填补 | 第18-23页 |
一、法律漏洞的类型 | 第19页 |
二、法律漏洞的填补方法 | 第19-23页 |
第三节 价值补充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法律解释的模式 | 第26-35页 |
第一节 涵摄模式 | 第26-29页 |
一、考夫曼对涵摄模式的批判 | 第26-27页 |
二、拉伦茨对涵摄模式的批判——涵摄只是取得小前提的有限的部分 | 第27-29页 |
第二节 类比推理 | 第29-35页 |
一、类比推理概述 | 第29-31页 |
二、类比推理在审判中的应用 | 第31-35页 |
第四章 法律解释的准则 | 第35-38页 |
第一节 逻辑准则 | 第35-36页 |
第二节 目的准则 | 第36-37页 |
第三节 价值准则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