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密集环境中有源RFID防冲撞算法的研究及应用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次第10-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20页
     ·RFID技术的研究背景第13-15页
     ·RFID技术的基础介绍第15-17页
     ·有源RFID技术防冲撞的研究意义第17-20页
   ·有源RFID防冲撞算法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0-23页
     ·阅读器防冲撞机制研究现状第20-21页
     ·RFID标签防冲撞研究进展第21-23页
   ·本文主要思路和结构第23-25页
     ·研究思路第23-24页
     ·主要内容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2章 有源RFID防冲撞理论分析第27-57页
   ·引言第27页
   ·有源RFID系统硬件第27-31页
     ·有源RFID系统的总体架构第27-28页
     ·有源RFID系统设计中的问题第28-31页
   ·防冲撞算法协议第31-48页
     ·多路存取方法第32-35页
     ·ALOHA相关算法第35-41页
     ·树型搜索算法第41-46页
     ·RFID防冲撞算法的国际标准第46-47页
     ·防冲撞算法小结第47-48页
   ·影响有源RFID通信的因素以及通信算法评价指标第48-50页
     ·无线信号空中冲撞第48页
     ·阅读器的处理速度第48-49页
     ·评价有源RFID防冲撞算法的标准第49-50页
   ·仿真影响识别算法性能的因素第50-56页
     ·仿真模型以及仿真参数第50-52页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第52-55页
     ·仿真小结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3章 主-从双阅读器防冲撞算法第57-71页
   ·引言第57-58页
   ·有源标签的发送方法第58-59页
   ·双阅读器机制第59-62页
     ·平行双阅读器(PPDR)算法思想第60-61页
     ·主-从双阅读器(MSDR)算法思想第61-62页
   ·仿真结果及讨论第62-65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65-68页
     ·实验结果及算法评价第65-68页
     ·实验小结第68页
   ·本章小结第68-71页
第4章 基于预约机制的双阅读器防冲撞算法第71-89页
   ·引言第71-72页
   ·硬件基础与理论准备第72-75页
     ·IEEE8021.11 RTS/CTS握手协议第72-73页
     ·有源RFID硬件自动应答功能第73-75页
   ·DCMA与DRDCMA的算法思想第75-81页
     ·DCMA算法第75-76页
     ·DRDCMA算法第76-81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81-87页
     ·DRDCMA与DCMA比较第82-84页
     ·DRDCMA与MSDR比较第84-87页
     ·结果分析第87页
   ·结论第87-89页
第5章 模拟有源RFID在"家校通"系统中的应用第89-99页
   ·引言第89-91页
   ·构建"家校通"系统前端模型第91-94页
     ·"家校通"系统前端模拟第91-92页
     ·"家校通"系统可靠性理论基础第92-94页
   ·"家校通"系统中阅读器的读取率第94-98页
     ·对纯ALOHA算法进行仿真第94-96页
     ·使用MSDR算法的仿真结果第96-98页
   ·结论第98-99页
第6章 总结和展望第99-103页
   ·总结第99-100页
   ·展望第100-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5页
作者简历第115-11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据流挖掘若干技术研究及其在电信行业的应用
下一篇:企业制造运行管理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