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米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其抑菌防腐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菊米的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菊米栽培技术研究 | 第12-13页 |
·选育良种 | 第12页 |
·扦插育苗、移栽方法 | 第12页 |
·合理密植 | 第12页 |
·肥水管理 | 第12页 |
·除草、打顶 | 第12-13页 |
·病虫害防治 | 第13页 |
·适时分批采摘 | 第13页 |
·菊米加工技术 | 第13页 |
·菊米的保健作用 | 第13-14页 |
·菊米的主要组成成分 | 第13页 |
·菊米中的微量元素 | 第13-14页 |
·菊米中的氨基酸含量 | 第14页 |
·菊米挥发油 | 第14页 |
·菊米的药理作用 | 第14-15页 |
·菊米的舒张血管作用 | 第14页 |
·菊米对血压、血脂的影响 | 第14-15页 |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潜力和在自然界的分布 | 第15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分类 | 第15-17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第17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及药理、保健作用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抗肿瘤、抗癌作用 | 第17页 |
·对心血管的作用 | 第17-18页 |
·抗氧化及抗自由基作用 | 第18页 |
·抗炎、抗微生物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 第18页 |
·类黄酮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 | 第18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第18-20页 |
·超滤法 | 第18-19页 |
·酶解法 | 第19页 |
·大孔树脂吸附法 | 第19页 |
·溶剂萃取法 | 第19页 |
·碱性水提法 | 第19页 |
·超声波提取法 | 第19-20页 |
·微波萃取法 | 第20页 |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 | 第20页 |
·防腐剂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化学防腐剂研究进展 | 第21页 |
·天然防腐剂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植物中的天然抗菌防腐物质 | 第21-23页 |
·动物中的抗菌物质 | 第23页 |
·微生物中的天然防腐剂 | 第23页 |
·微生物发酵中产生的共同的抑菌剂 | 第23-24页 |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抑菌机理 | 第24页 |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内容 | 第24-25页 |
·论文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菊米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第26-49页 |
·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提取液的初步鉴定 | 第27-28页 |
·方法可靠性试验 | 第28-29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28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28-29页 |
·浸提法提取菊米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 第29-33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9页 |
·原料、试剂与仪器 | 第29页 |
·提取步骤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浸提法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 第29-31页 |
·浸提法提取的正交试验 | 第31-33页 |
·重现性试验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页 |
·超声波法提取菊米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 第33-37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原料、试剂与仪器 | 第33-34页 |
·超声波提取步骤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超声波法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 第34-37页 |
·超声波法提取的正交试验 | 第37页 |
·重现性试验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页 |
·微波法提取菊米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 第37-42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原料、试剂与仪器 | 第37-38页 |
·微波法提取步骤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微法法提取单的因素试验 | 第38-40页 |
·微波法提取的正交试验 | 第40-41页 |
·重现性试验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页 |
·超临界CO_2 萃取菊米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 第42-47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原料、试剂与主要仪器 | 第42-43页 |
·超临界CO_2 萃取法的提取步骤 | 第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超临界CO_2 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 第43-46页 |
·超临界CO_2 提取的正交试验 | 第46页 |
·重现性试验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页 |
·四种提取菊米黄酮类化合物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47-49页 |
第三章 菊米提取物的抑菌试验研究 | 第49-54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试验材料 | 第49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1页 |
·培养基的制备 | 第49-50页 |
·提取液的制备 | 第50页 |
·待试材料灭菌 | 第50页 |
·菌种活化 | 第50页 |
·供试菌株悬浮液制备 | 第50页 |
·菊米提取物抑菌试验 | 第50-51页 |
·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 | 第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2页 |
·菊米提取物抑菌活性 | 第51-52页 |
·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菊米提取物的防腐应用研究 | 第54-57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4-55页 |
·试验材料 | 第54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培养基的制备(见3.1.1.3) | 第54页 |
·材料的防腐处理 | 第54-55页 |
·检样稀释 | 第55页 |
·培养计数 | 第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56页 |
·豆腐防腐结果比较分析 | 第55-56页 |
·猪肉防腐结果比较分析 | 第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作者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