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风道燃烧器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8页 |
·水泥工业的概况 | 第10-13页 |
·水泥窑中燃料利用技术的研究 | 第13-15页 |
·我国能源及煤炭资源概况 | 第15-18页 |
·煤粉燃烧器在回转窑中的重要意义 | 第18-30页 |
·燃烧器—回转窑系统的热工制度 | 第18-19页 |
·燃烧器在回转窑中的作用 | 第19-20页 |
·回转窑生产对燃烧器性能的要求 | 第20-22页 |
·国内外煤粉燃烧器的发展历程 | 第22-28页 |
·国内外煤粉燃烧器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国内外燃烧器的模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国内外燃烧器—回转窑系统的模拟现状 | 第30-31页 |
·国内外燃烧器模拟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31-3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33-35页 |
第二章 煤粉燃烧器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35-52页 |
·流体流动的基本控制方程 | 第35-36页 |
·湍流流动数学模型 | 第36-42页 |
·湍流流动简介 | 第36-37页 |
·湍流流动的统计分析方法 | 第37页 |
·单方程(Spalart-Allmaras)模型 | 第37-38页 |
·k-ε模型 | 第38-39页 |
·RNG k-ε模型 | 第39页 |
·带旋流修正的k-ε模型 | 第39-41页 |
·壁函数 | 第41-42页 |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控制方程离散 | 第42-44页 |
·离散化理论和方法 | 第42-43页 |
·有限体积法及其网格 | 第43-44页 |
·基于非结构网格的SIMPLE算法 | 第44-48页 |
·非结构网格及控制体积 | 第44-45页 |
·SIMPLE算法的步骤 | 第45页 |
·基于SIMPLE算法的各个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45-48页 |
·通用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45-46页 |
·动量方程的离散 | 第46页 |
·速度修正方程的建立 | 第46-47页 |
·压力修正方程的建立 | 第47-48页 |
·模拟方法和模拟手段 | 第48-52页 |
·模拟方法 | 第48-49页 |
·模拟手段—CFD技术及Fluent软件 | 第49页 |
·CFD技术在燃烧器—回转窑系统模拟中的优势 | 第49-52页 |
第三章 燃烧器内煤粉的燃烧和数值模拟分析 | 第52-79页 |
·燃烧器中煤粉的燃烧过程研究 | 第52页 |
·煤的燃烧理论 | 第52-57页 |
·煤燃烧动力学 | 第52-54页 |
·煤的燃烧机理 | 第54-56页 |
·回转窑内煤燃烧的特点 | 第56-57页 |
·燃烧器—回转窑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57-62页 |
·模型的建立及模拟假设 | 第57-60页 |
·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 第57-59页 |
·燃烧器—回转窑系统三维数值模拟假设前提 | 第59-60页 |
·边界条件 | 第60页 |
·模拟的数值方法 | 第60-62页 |
·燃烧器—回转窑系统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2-79页 |
·燃烧器—回转窑系统湍流流场分析 | 第62-70页 |
·操作特征对煤粉燃烧的影响 | 第70-75页 |
·旋风道风速对燃烧的影响 | 第70-73页 |
·直风道风速对燃烧的影响 | 第73-75页 |
·改变燃烧器结构对燃烧的影响 | 第75-79页 |
第四章 高原水泥生产中煤种对燃烧的影响 | 第79-91页 |
·云南省低质煤分布情况 | 第79页 |
·烟煤和无烟煤燃烧特性的热重研究 | 第79-87页 |
·试验样品分析 | 第80-81页 |
·试验装置和样品制备 | 第81-82页 |
·非等温热重试验中煤燃烧特性指数 | 第82-83页 |
·综合燃烧特性着指数 | 第82-83页 |
·傅氏通用着火指数 | 第83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3-87页 |
·图样分析 | 第83-85页 |
·升温速率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第85-86页 |
·烟煤与无烟煤燃烧特性研究 | 第86-87页 |
·高原水泥生产中煤种对燃烧的影响 | 第87-91页 |
第五章 燃烧器-回转窑系统污染形成与控制 | 第91-100页 |
·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第91页 |
·NO_x的污染及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 第91-96页 |
·NO_x的污染危害 | 第91-92页 |
·NO_x的分类 | 第92-93页 |
·热力型NO_x的形成机理 | 第93-94页 |
·燃料型NO_x的形成机理 | 第94-95页 |
·快速型NO_x的形成机理 | 第95-96页 |
·NO_x模拟研究及结果分析 | 第96-100页 |
·NO生成量及原因分析 | 第96-98页 |
·NO平均出口量分析 | 第98-10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3页 |
·数值模拟的结论 | 第100-101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01页 |
·展望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0页 |
附录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