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河哥萨克的群体精神真理探寻与历史悲剧--《静静的顿河》新论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绪论 | 第15-42页 |
第一章 哥萨克群体与精神真理追寻 | 第42-85页 |
第一节 特殊的社会群体——哥萨克 | 第42-57页 |
一、哥萨克的起源与发展 | 第42-48页 |
(一) 哥萨克的产生 | 第43-45页 |
(二) 哥萨克的崛起 | 第45-47页 |
(三) 哥萨克的没落与复兴 | 第47-48页 |
二、俄罗斯历史激流中的特殊群体 | 第48-57页 |
(一) 追求自由的精神渴求 | 第49-51页 |
(二) 多神教信仰的激情与十字架下的虔诚 | 第51-54页 |
(三) 俄罗斯的“战神” | 第54-57页 |
第二节 俄罗斯文学视阈下的哥萨克 | 第57-83页 |
一、共享追寻精神的哥萨克 | 第57-66页 |
(一) 追求自由与正义的哥萨克 | 第58-61页 |
(二) 捍卫东正教信仰的哥萨克 | 第61-64页 |
(三) 与自然和谐同一的哥萨克 | 第64-66页 |
二、顿河哥萨克群体与肖洛霍夫 | 第66-83页 |
(一) 顿河、草原与哥萨克 | 第67-69页 |
(二) 封闭社会里的“自由人” | 第69-73页 |
(三) 历史大潮中求索的哥萨克 | 第73-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二章 顿河哥萨克的苦难历程 | 第85-137页 |
第一节 多样的“苦难”:战争阴霾下的众生 | 第85-96页 |
一、普通哥萨克的“苦难” | 第87-90页 |
二、地主和商人的“苦难” | 第90-92页 |
三、战争参与者的“苦难” | 第92-96页 |
第二节 艰难的心路之旅 | 第96-112页 |
一、“人的命运”:摇摆与彷徨中的求索 | 第97-103页 |
(一) 良心的审判 | 第98-99页 |
(二) “桃花园”的生活理想 | 第99-101页 |
(三) “心灵的运动” | 第101-103页 |
二、“人的魅力”:求索中的人性流露 | 第103-112页 |
(一) 麻木与冷漠中的显现 | 第104-105页 |
(二) 美好而高尚的心灵 | 第105-109页 |
(三) 仇恨与疯狂的对立面 | 第109-112页 |
第三节 激情与圣洁的抉择 | 第112-134页 |
一、野性的诱惑与崇高的魅力 | 第112-122页 |
(一) 野性之爱 | 第112-117页 |
(二) 崇高之美 | 第117-122页 |
二、爱的两难之境 | 第122-134页 |
(一) 相交的“平行线” | 第122-128页 |
(二) 理想之爱的乌托邦 | 第128-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7页 |
第三章 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回归 | 第137-182页 |
第一节 家园:生长的天与地 | 第138-159页 |
一、“家”之内蕴 | 第138-145页 |
(一) “家园”的一般意义 | 第138-139页 |
(二) 俄罗斯人的“家园”观念 | 第139-143页 |
(三) 肖洛霍夫的“家园”观念 | 第143-145页 |
二、情所系、心所依之地 | 第145-153页 |
(一) 思想转变的中转站 | 第146-148页 |
(二) 疲惫心灵的休憩之地 | 第148-151页 |
(三) 探索灵魂的最后归宿 | 第151-153页 |
三、起始与回归 | 第153-159页 |
(一) 个人的命运 | 第153-155页 |
(二) 家园的命运 | 第155-159页 |
第二节 孩子:永恒生命的象征 | 第159-179页 |
一、孩童情结 | 第159-166页 |
(一) “孩童情结”的由来 | 第160-162页 |
(二) “孩童”的多重内涵 | 第162-166页 |
二、爱的使者 | 第166-171页 |
(一) 传递爱的使者 | 第166-169页 |
(二) 呼唤爱的使者 | 第169-171页 |
三、永恒的追寻 | 第171-179页 |
(一) 以生命消解死亡 | 第172-175页 |
(二) 以生命彰显求索 | 第175-179页 |
本章小结 | 第179-182页 |
结论 理想与现实之间:历史悲剧一种 | 第182-190页 |
参考文献 | 第190-205页 |
致谢 | 第205-2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206-207页 |
详细摘要 | 第207-2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