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0-13页 |
第二章 SIP协议概述 | 第13-21页 |
·SIP协议简介 | 第13-14页 |
·SIP协议的特点 | 第13-14页 |
·SIP的基本功能 | 第14页 |
·SIP的功能实体 | 第14-15页 |
·SIP消息及其语法 | 第15-19页 |
·请求消息 | 第15-16页 |
·响应消息 | 第16-17页 |
·SIP消息头 | 第17-18页 |
·SIP消息体 | 第18-19页 |
·SIP协议操作 | 第19-20页 |
·SIP的注册操作 | 第19页 |
·SIP的呼叫操作 | 第19页 |
·SIP的重定向操作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P2P技术原理及其分析 | 第21-29页 |
·P2P技术简介 | 第21-22页 |
·P2P网络的拓扑结构 | 第22-25页 |
·中心化拓扑 | 第23页 |
·全分布式非结构化拓扑 | 第23-24页 |
·全分布式结构化拓扑 | 第24页 |
·半分布式拓扑 | 第24-25页 |
·四种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比较 | 第25页 |
·P2P网络的经典路由算法 | 第25-27页 |
·洪泛路由算法(Flooding) | 第25-26页 |
·基于DHT的分布式查询路由算法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基于JXTA的P2P网络结构研究 | 第29-39页 |
·JXTA简介 | 第29-34页 |
·JXTA的层次结构 | 第29-30页 |
·JXTA的基本要素 | 第30-33页 |
·JXTA的协议组成 | 第33-34页 |
·JXTA的路由机制 | 第34-36页 |
·层次化链表索引的概念 | 第34-35页 |
·JXTA的局部特性 | 第35-36页 |
·基于命名空间的路由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第五章 基于JXTA的P2P-SIP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第39-53页 |
·系统设计采用JXTA的可行性 | 第39-40页 |
·基于JXTA的P2P-SIP系统的网络结构设计 | 第40-44页 |
·P2P网络与SIP协议的结合方式 | 第40-42页 |
·系统的网络结构 | 第42-44页 |
·基于JXTA的P2P-SIP系统的SIP扩展方案设计 | 第44-45页 |
·节点的URI | 第44-45页 |
·资源的URI | 第45页 |
·SIP消息扩展字段 | 第45页 |
·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45-48页 |
·节点的加入 | 第45-46页 |
·节点资源的注册 | 第46-47页 |
·节点资源的查询定位 | 第47-48页 |
·系统实现NAT穿越的方案设计 | 第48-52页 |
·NAT类型分析 | 第49-50页 |
·SIP实现NAT穿越的方案分析 | 第50-51页 |
·基于JXTA的P2P-SIP系统NAT穿越方案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53-59页 |
·仿真工具 | 第53页 |
·JXTA的局部特性对系统查找性能的影响 | 第53-56页 |
·JXTA的局部特性对系统扩展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系统性能量化参数的分析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所做工作总结 | 第59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