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竞争理论的南宁青秀山竞争力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理论方面 | 第11页 |
·实践方面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相关概念 | 第14页 |
·竞争 | 第14页 |
·竞争力 | 第14页 |
·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竞争力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竞争力模型 | 第16-17页 |
·景区竞争力研究 | 第17-18页 |
·生态竞争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第18-22页 |
3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26页 |
·南宁青秀山景区概况 | 第22-24页 |
·区位分析 | 第22页 |
·历史沿革 | 第22页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22-23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3页 |
·基础设施和基础工程条件分析 | 第23-24页 |
·规划与建设情况 | 第24页 |
·管理机构与管理概况 | 第24页 |
·区内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概况 | 第24-26页 |
4 研究方法 | 第26-32页 |
·景区的生态竞争 | 第26页 |
·景区生态竞争模型 | 第26-32页 |
·景区生态竞争指数模型 | 第26-27页 |
·景区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模型 | 第27-32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32-62页 |
·地理规模综合指数 | 第32-34页 |
·区域条件 | 第32页 |
·交通条件 | 第32-33页 |
·占地面积 | 第33-34页 |
·生态竞争指数分析 | 第34-36页 |
·景区风景资源占有值 | 第36-58页 |
·风景资源类型分析 | 第36-57页 |
·景区风景资源占有值的计算 | 第57-58页 |
·生态位宽度分析 | 第58-59页 |
·生态位重叠度分析 | 第59-62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附录A 风景资源分类表 | 第70-72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