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英村民俗家具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1 绪论 | 第11-16页 |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中国传统民间、民俗家具研究 | 第12页 |
| ·中国地域性民间、民俗家具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湖南民间、民俗家具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目及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2 相关定义、概念辨析 | 第16-18页 |
| ·民俗、民俗学 | 第16页 |
| ·民间家具与民俗家具 | 第16-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3 张谷英村民俗家具形成发展背景 | 第18-29页 |
| ·自然环境 | 第18-20页 |
| ·地理位置 | 第18-19页 |
| ·气候条件 | 第19页 |
| ·自然资源 | 第19-20页 |
| ·人文环境 | 第20-28页 |
| ·历史文化 | 第20-21页 |
| ·移民文化 | 第21-22页 |
| ·宗教文化 | 第22-23页 |
| ·民俗文化 | 第23-25页 |
| ·张谷英古民居建筑 | 第25-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4 张谷英村民俗家具品类 | 第29-46页 |
| ·床榻类家具 | 第29-33页 |
| ·架子床 | 第30-31页 |
| ·拔步床 | 第31-32页 |
| ·关门床 | 第32-33页 |
| ·椅凳类家具 | 第33-37页 |
| ·靠背椅 | 第33-34页 |
| ·扶手椅 | 第34-36页 |
| ·坐凳类 | 第36-37页 |
| ·摆放类家具 | 第37-40页 |
| ·桌子 | 第37-39页 |
| ·几 | 第39-40页 |
| ·梳妆台 | 第40页 |
| ·面盆架 | 第40页 |
| ·盛装类家具 | 第40-44页 |
| ·橱 | 第40-41页 |
| ·柜 | 第41-42页 |
| ·箱、匣 | 第42-44页 |
| ·装饰类家具 | 第44-45页 |
| ·屏风 | 第44页 |
| ·灯架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5 张谷英村民俗家具用材及工艺方法 | 第46-55页 |
| ·用材 | 第46-51页 |
| ·木材 | 第46-49页 |
| ·竹材 | 第49-51页 |
| ·工艺方法 | 第51-54页 |
| ·抱肩榫 | 第51-52页 |
| ·楔钉榫 | 第52页 |
| ·攒边打槽装板 | 第52-53页 |
| ·格肩榫 | 第53-54页 |
| ·栽榫 | 第54页 |
| ·关门钉 | 第54页 |
| ·本章小节 | 第54-55页 |
| 6 张谷英村民俗家具装饰特征 | 第55-70页 |
| ·雕刻装饰 | 第55-58页 |
| ·线刻 | 第55-56页 |
| ·浮雕 | 第56-57页 |
| ·透雕 | 第57-58页 |
| ·圆雕 | 第58页 |
| ·综合雕技法 | 第58页 |
| ·漆饰 | 第58-60页 |
| ·镶嵌 | 第60页 |
| ·五金件装饰 | 第60-63页 |
| ·合页装饰 | 第61页 |
| ·面叶装饰 | 第61-62页 |
| ·拍子装饰 | 第62-63页 |
| ·吊牌和包角装饰 | 第63页 |
| ·纹样装饰 | 第63-69页 |
| ·植物花卉类 | 第63-65页 |
| ·飞禽走兽类 | 第65-68页 |
| ·器物组合类 | 第68页 |
| ·人物类 | 第68-69页 |
| ·其它类 | 第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7 结论与局限 | 第70-73页 |
| ·关于张谷英民俗家具地方特色总结 | 第70-71页 |
| ·反映生活 | 第70页 |
| ·反映民俗风情 | 第70页 |
| ·反映宗教信仰 | 第70-71页 |
| ·家具的品类、用材及工艺方法 | 第71页 |
| ·家具的装饰寄寓思想 | 第71页 |
| ·局限 | 第71-72页 |
| ·展望和讨论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