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渗漏的波速成像诊断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 ·土石坝渗漏诊断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 ·高密度电阻率法 | 第8页 |
| ·探地雷达 | 第8-9页 |
| ·瞬变电磁法 | 第9页 |
| ·浅层地震法 | 第9页 |
| ·流场法 | 第9页 |
| ·同位素示踪法 | 第9-10页 |
| ·波速成像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波速成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第13-23页 |
| ·RADON变换 | 第13-14页 |
| ·惠更斯(HUYGENS)原理 | 第14-15页 |
| ·费马(FERMAT)原理 | 第15页 |
| ·互易原理 | 第15页 |
| ·波速成像基本方程 | 第15-16页 |
| ·模型参数化 | 第16-17页 |
| ·最短路径正演模型 | 第17-19页 |
| ·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方法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Dijkstra 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方法 | 第18-19页 |
| ·反演模型 | 第19-21页 |
| ·JACOBI 矩阵及线性方程组的特点 | 第19-20页 |
| ·最小二乘正交分解法(LSQR)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波速成像软件的编制及实现过程 | 第23-49页 |
| ·软件系统 | 第23-24页 |
| ·数据文件 | 第24-27页 |
| ·输入数据文件 | 第24-27页 |
| ·输出数据文件 | 第27页 |
| ·建立速度网格和射线网格 | 第27-28页 |
| ·设定初始速度 | 第28-29页 |
| ·正演计算 | 第29页 |
| ·反演计算 | 第29-30页 |
| ·结果后处理 | 第30-32页 |
| ·数值模型试验 | 第32-47页 |
| ·模型设计及成像计算 | 第32-46页 |
| ·计算误差 | 第46页 |
| ·成像结果评价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土石坝渗漏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第49-59页 |
| ·模型比尺的确定 | 第49-51页 |
| ·渗流模型定律 | 第49-51页 |
| ·确定模型比尺 | 第51页 |
| ·模型设计 | 第51-53页 |
| ·模型材料及其特性 | 第53-55页 |
| ·材料物性试验 | 第53-55页 |
| ·模型材料及特性 | 第55页 |
| ·模型制作与成型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土石坝渗漏模型的波速成像试验 | 第59-81页 |
| ·试验设备 | 第59-61页 |
| ·测试方法与观测系统 | 第61-64页 |
| ·获取走时数据 | 第64-65页 |
| ·波速成像系统 | 第65-68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8-79页 |
| ·试验结果 | 第68-77页 |
| ·误差分析 | 第77-78页 |
| ·结果讨论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1-83页 |
| ·研究结论 | 第81页 |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