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中药复方有效性研究概况与谱效学数学模型的提出 | 第13-23页 |
·中药有效性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中药复方有效性研究数学模型的提出 | 第14-22页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 第14-15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15-16页 |
·中药复方谱效学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6-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补阳还五汤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23-33页 |
·药材、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23页 |
·药材与试剂 | 第23页 |
·仪器设备 | 第23页 |
·补阳还五汤总方的提取与样品液的制备 | 第23-24页 |
·补阳还五汤浸膏的制备 | 第23-24页 |
·补阳还五汤样品液的制备 | 第24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24页 |
·单个对照品液的制备 | 第24页 |
·混合对照品液的制备 | 第24页 |
·补阳还五汤水提醇沉液指纹图谱的HPLC分析方法 | 第24-29页 |
·色谱条件 | 第24-25页 |
·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学考察 | 第25-29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补阳还五汤中盐酸川芎嗪、苦杏仁苷、芍药苷和阿魏酸的含量测定结果 | 第31页 |
·补阳还五汤指纹图谱的测定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补阳还五汤体内代谢的谱动学研究 | 第33-44页 |
·实验原理 | 第33-36页 |
·试药、动物与仪器设备 | 第36-37页 |
·试药 | 第36页 |
·动物来源 | 第36页 |
·仪器设备 | 第36-37页 |
·补阳还五汤药液的制备 | 第37页 |
·供试品液的制备 | 第37页 |
·空白血浆的制备 | 第37页 |
·补阳还五汤血浆的制备 | 第37页 |
·混合对照品的制备 | 第37页 |
·血样指纹图谱的测定 | 第37-38页 |
·色谱条件 | 第38页 |
·供试品液的测定 | 第38页 |
·实验结果 | 第38-43页 |
·血浆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参数计算 | 第38-39页 |
·补阳还五汤血浆指纹图谱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39-41页 |
·补阳还五汤药物代谢总量统计矩参数的计算 | 第41页 |
·补阳还五汤谱动学参数的计算 | 第41-43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补阳还五汤不同极性段成分最宜分离溶媒的选择 | 第44-50页 |
·基本原理 | 第44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44-45页 |
·补阳还五汤浸膏的制备 | 第45页 |
·溶剂的选择 | 第45页 |
·补阳还五汤不同溶剂处理样品液的制备 | 第45-46页 |
·补阳还五汤不同溶剂处理样品母液的制备 | 第45-46页 |
·补阳还五汤不同溶剂处理样品液的HPLC进样前预处理 | 第46页 |
·不同样品液指纹图谱的测定 | 第46-47页 |
·试验结果 | 第47-49页 |
·不同溶度参数的溶剂对补阳还五汤的表观溶解能力影响 | 第47-48页 |
·各样品液的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评价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症神经细胞损伤的谱效学研究 | 第50-79页 |
·试药、动物与仪器 | 第50-51页 |
·仪器 | 第50页 |
·动物来源 | 第50页 |
·试药 | 第50-51页 |
·灌胃试药的制备与指纹图谱的测定 | 第51-53页 |
·不同灌胃试药的制备 | 第51页 |
·各试药的指纹图谱测定 | 第51-52页 |
·按星点设计组合不同灌胃试药 | 第52-53页 |
·MCAO模型大鼠制备前准备 | 第53-54页 |
·手术器械准备 | 第53-54页 |
·渔线的特殊处理 | 第54页 |
·MCAO模型大鼠的制备、评价及分组 | 第54-56页 |
·改良栓线法制备MCAO模型大鼠 | 第54-55页 |
·MCAO模型大鼠的术后评价 | 第55-56页 |
·MCAO模型大鼠的实验分组 | 第56页 |
·给药途径与剂量 | 第56页 |
·实验动物血样的采集与脑组织TTC染色 | 第56-57页 |
·实验动物血液的收集及处理 | 第56页 |
·脑组织TTC染色 | 第56-57页 |
·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57-58页 |
·试验结果与统计分析 | 第58-77页 |
·各组灌胃试药的指纹图谱信息综合 | 第58-64页 |
·主成分分析各组灌胃试药的指纹图谱信息层次 | 第64-67页 |
·各试药组MCAO大鼠测定生理指标变化结果 | 第67页 |
·主成分分析各试验组MCAO大鼠生理指标变化规律 | 第67-71页 |
·各试验组试药多成分与大鼠效应指标之间的作用分析:谱效学 | 第71-7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附录一 综述 | 第85-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9页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