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

寒山和合伦理思想探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9页
 一 选题缘起第10-11页
 二 研究现状第11-15页
 三 研究目标第15-17页
 四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一章 寒山和合伦理思想渊源第19-27页
 一 儒教思想渊源第19-21页
 二 道教思想渊源第21-23页
 三 佛教思想渊源第23-27页
第二章 寒山身心和合伦理思想第27-32页
 一 人以身为本,本以心为柄第27-28页
 二 心不逐诸缘,意根不妄起第28-29页
 三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第29-32页
第三章 寒山家庭和合伦理思想第32-39页
 一 养子需经师,爷娘需供养第32-34页
 二 山果携儿摘,皋田共妇锄第34-35页
 三 此时思弟兄,仍来看拾公第35-39页
第四章 寒山众生与佛和合伦理思想第39-50页
 一 佛说元平等,独一无伴侣第39-41页
 二 回心即是佛,莫向外头看第41-43页
 三 三途鸟雀身,六道乱纷纷第43-45页
 四 五逆十恶辈,且令三毒祛第45-50页
第五章 寒山生态和合伦理思想第50-57页
 一 野情便山水,本志慕道伦第50-52页
 二 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第52-54页
 三 石床临壁沼,虎鹿每为邻第54-57页
第六章 寒山和合伦理思想特征第57-62页
 一 身与心的和合第57-58页
 二 人与人的和合第58-59页
 三 人与佛的和合第59-61页
 四 人与自然的和合第61-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简历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讨伐的伦理审视
下一篇: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