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阻燃剂与环境和人类健康 | 第11-12页 |
| ·膨胀型阻燃技术的发展 | 第12-14页 |
| ·膨胀型阻燃技术的起源 | 第12-13页 |
| ·膨胀型阻燃技术应用于聚合物 | 第13-14页 |
| ·膨胀型阻燃体系的组分及阻燃机理 | 第14-18页 |
| ·膨胀型阻燃体系的基本组分 | 第14-15页 |
| ·膨胀型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 第15-18页 |
| ·“三位一体”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膨胀型阻燃剂的种类及应用 | 第18页 |
| ·单组分(三位一体)膨胀型阻燃剂 | 第18-21页 |
| ·新型炭源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 ·酚醛树脂成炭剂 | 第21-22页 |
| ·尼龙6 成炭剂 | 第22页 |
| ·热塑性聚氨酯成炭剂 | 第22页 |
| ·膨胀阻燃协效剂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 ·硅铝酸盐类阻燃协效剂 | 第23页 |
| ·金属盐与及其化合物阻燃协效剂 | 第23页 |
| ·无机纳米阻燃协效剂 | 第23-24页 |
| ·有机硅化合物类阻燃协效剂 | 第24页 |
| ·膨胀型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 第24-26页 |
| ·膨胀阻燃体系中的新加工技术 | 第24-25页 |
| ·膨胀型阻燃剂的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 第25-26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MPB 阻燃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28-37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28-29页 |
| ·磷酸三聚氰胺(MP)的合成 | 第29页 |
| ·磷酸三聚氰胺硼酸盐(MPB)的合成 | 第29-30页 |
| ·产物表征 | 第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6页 |
| ·合成原理 | 第30-31页 |
| ·MP 与MPB 的表征 | 第31-32页 |
| ·溶剂对MPB 合成的影响 | 第32页 |
| ·物料配比对MPB 收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反应温度对MPB 收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溶剂用量对MPB 收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正交试验优化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MPB 阻燃性能研究 | 第37-51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实验部分 | 第37-40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37-39页 |
| ·硼酸三聚氰胺(MB)的合成 | 第39页 |
| ·阻燃环氧树脂样品的制备 | 第39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39-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 ·自制MB 合成原理 | 第40页 |
| ·自制MB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41页 |
| ·自制MB、自制MP、市售MB、市售MP 元素分析 | 第41-44页 |
| ·MPB 的膨胀性能测试 | 第44页 |
| ·MPB 的LOI 分析 | 第44-46页 |
| ·MPB 差热分析 | 第46-47页 |
| ·MPB 阻燃EP 炭渣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7-48页 |
| ·MPB、自制MB、自制MP、市售MB、市售MP 的阻燃性能比较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nano-MH/MPB 膨胀型纳米复合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在 环氧树脂中的应用研究 | 第51-66页 |
| ·前言 | 第51页 |
|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 ·主要原料 | 第51页 |
| ·Mg(OH)2/MPB 的合成 | 第51-52页 |
| ·Mg(OH)2/MPB 阻燃环氧树脂样品的制备 | 第52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5页 |
| ·原理 | 第52-54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4-55页 |
| ·元素分析 | 第55-56页 |
| ·Mg(OH)2、MPB 与Mg(OH)2/MPB 的XRD 分析 | 第56页 |
| ·反应温度对Mg(OH)2/MPB 晶粒尺寸的影响 | 第56-58页 |
| ·反应时间对Mg(OH)2/MPB 晶粒尺寸的影响 | 第58-59页 |
| ·mMg(OH)2/mMPB 对Mg(OH)2/MPB 阻燃环氧树脂LOI 的影响 | 第59-61页 |
| ·Mg(OH)2/MPB 热重分析 | 第61-63页 |
| ·Mg(OH)2/MPB 阻燃环氧树脂的机理初探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建议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作者简历 | 第79-80页 |
| 详细摘要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