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1 病原学 | 第12-13页 |
·发现 | 第12-13页 |
·主要特征 | 第13页 |
2 BVDV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BVDV 基因组结构 | 第13-14页 |
·BVDV 蛋白功能研究 | 第14-19页 |
3 BVDV 分型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BVDV 分型 | 第19-21页 |
·国外BVDV 流行状况 | 第21-22页 |
·国内BVDV 流行情况 | 第22-24页 |
·BVDV 感染其他动物 | 第24-25页 |
4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 第25-26页 |
·病毒分离与免疫荧光技术 | 第26页 |
·电镜技术 | 第26页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第26-27页 |
·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 | 第27页 |
·血清中和试验(Serum neutralization test,SNT) | 第27页 |
·琼脂扩散试验(Agar gel diffusion test,AGDT) | 第27-28页 |
5 防制 | 第28-29页 |
研究一、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XJ-04 株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 第29-45页 |
摘要 | 第29页 |
Abstract | 第29-30页 |
1 材料 | 第30-31页 |
·毒株、细胞和菌株 | 第30页 |
·主要试剂 | 第30-31页 |
·主要仪器 | 第31页 |
2 方法 | 第31-38页 |
·病毒的传代及浓缩 | 第31页 |
·病毒RNA 的提取 | 第31-32页 |
·反转录(RT) | 第32页 |
·病毒基因组内侧序列的测定 | 第32-37页 |
·病毒5’-3’-UTR 部分序列的测定 | 第37-38页 |
·基因序列的拼接与分析 | 第38页 |
3 结果 | 第38-42页 |
·基因组序列的RT-PCR 扩增 | 第38-39页 |
·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结果及同源性分析 | 第39-41页 |
·结构蛋白的糖基化位点分析 | 第41-42页 |
4 讨论 | 第42-45页 |
·基因组序列测定 | 第42-43页 |
·基因组序列分析 | 第43-45页 |
研究二、抗 BVDV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 第45-59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45-47页 |
1 材料 | 第47-48页 |
·病毒、菌株和蛋白 | 第47页 |
·实验动物和细胞系 | 第47页 |
·细胞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第47页 |
·仪器设备 | 第47-48页 |
2 方法 | 第48-53页 |
·抗原的制备 | 第48-49页 |
·小鼠的免疫 | 第49页 |
·骨髓瘤细胞SP2/0 的制备 | 第49页 |
·饲养细胞的制备 | 第49页 |
·脾淋巴细胞的准备 | 第49-50页 |
·细胞的融合 | 第50页 |
·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 | 第50-51页 |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及建株 | 第51页 |
·单克隆抗体制备和效价测定 | 第51-52页 |
·Western-blotting | 第52页 |
·单克隆抗体的稳定性检测 | 第52页 |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 第52页 |
·单抗的生物素标记及效价的测定 | 第52页 |
·双抗体夹心ELISA 方法的建立 | 第52-53页 |
·双抗体夹心ELISA 方法特异性的检测 | 第53页 |
·双抗体夹心ELISA 方法临界值的确定 | 第53页 |
·双抗体夹心ELISA 方法临床应用 | 第53页 |
3 结果 | 第53-57页 |
·抗原的制备 | 第53-54页 |
·细胞的融合及筛选 | 第54-55页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效价测定 | 第55页 |
·Western-blotting 结果 | 第55-56页 |
·单克隆抗体稳定性检测 | 第56页 |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 第56页 |
·IgG 的biotin 标记 | 第56页 |
·双抗体夹心ELISA 方法的建立 | 第56页 |
·双抗体夹心ELISA 方法的特异性 | 第56-57页 |
·双抗体夹心ELISA 方法临界值的确定 | 第57页 |
·双抗体夹心ELISA 方法的应用 | 第57页 |
4 讨论 | 第57-59页 |
全文总结 | 第59-60页 |
文献 | 第60-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