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9-20页 |
1. 股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股神经的临床解剖 | 第9-10页 |
·股神经卡压的病理性因素 | 第10-11页 |
·股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相关解剖学基础 | 第11-12页 |
2. 对股神经卡压有关解剖和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 | 第12-15页 |
·椎间盘内源性因素 | 第12页 |
·骨性结构外稳定性因素——肌肉、韧带 | 第12-13页 |
·股神经根性卡压的保健与预防 | 第13-15页 |
3. 股神经卡压综合征与传统经络理论的比较研究 | 第15-16页 |
4. 针刀治疗股神经根性卡压的径路研究 | 第16-17页 |
·患者姿势 | 第16页 |
·治疗点的选择 | 第16页 |
·层次解剖 | 第16页 |
·针刀施术研究 | 第16-17页 |
·易损伤的结构 | 第17页 |
5. 针刀治疗股神经干性卡压的径路研究 | 第17-20页 |
·患者姿势 | 第17页 |
·治疗点的选择 | 第17页 |
·层次解剖 | 第17页 |
·针刀施术研究 | 第17-19页 |
·易损伤结构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立题依据 | 第20-23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2. 理论与临床意义 | 第20-21页 |
3. 针刀闭合性松解股神经卡压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21-23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3-30页 |
1. 实验目的 | 第23页 |
2. 实验材料和器械 | 第23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4. 实验结果 | 第24-25页 |
5. 讨论 | 第25-30页 |
·针刀后路进针松解股神经卡压径路安全可靠且有理论依据 | 第25-26页 |
·针刀腰部后外侧径路途径有其新颖性 | 第26-27页 |
·针刀于腹股沟韧带深面股神经卡压松解径路角度是必须注意的 | 第27-28页 |
·针刀松解穿内收肌管和缝匠肌神经的新颖性和系统性 | 第28-29页 |
·股神经卡压针刀治疗与针灸治疗具有同质性意义 | 第29-30页 |
第四部分 结语与展望 | 第30-31页 |
附图 | 第3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