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强化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土壤砷的污染现状 | 第12-14页 |
·土壤砷的污染来源 | 第12页 |
·土壤砷污染的危害 | 第12-13页 |
·土壤砷的污染现状 | 第13-14页 |
·砷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 第14-17页 |
·砷污染土壤的理化修复 | 第17-18页 |
·AM真菌、蚯蚓对植物修复砷污染土壤的影响 | 第18-21页 |
·AM真菌对植物修复砷污染土壤的影响 | 第18-20页 |
·蚯蚓对植物修复砷污染土壤的可能影响 | 第20-21页 |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的切入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2-24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供试植物 | 第24页 |
·供试菌剂 | 第24页 |
·供试蚯蚓 | 第24页 |
·供试肥料 | 第24页 |
·供试土壤 | 第24页 |
·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盆栽试验 | 第24-25页 |
·大田试验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盆栽试验 | 第25-26页 |
·大田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测试方法 | 第27页 |
·土壤 | 第27页 |
·植物 | 第27页 |
·数学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8-40页 |
·蜈蚣草孢子育苗技术 | 第28-29页 |
·孢子萌发 | 第28-29页 |
·原叶体形成和生长状况 | 第29页 |
·孢子萌发过程及孢子体幼苗生长规律 | 第29页 |
·施肥、接种AM真菌对蜈蚣草生长和富集砷的影响 | 第29-33页 |
·施肥、接种AM真菌对蜈蚣草生物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施肥、接种AM真菌对蜈蚣草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施肥、接种AM真菌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页 |
·施肥、接种AM真菌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施肥、接种AM真菌对蜈蚣草砷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蜈蚣草的田间栽培技术及对低砷污染土壤的修复 | 第33-34页 |
·蜈蚣草的田间栽培技术 | 第33-34页 |
·蜈蚣草对低砷污染土壤的修复 | 第34页 |
·AM真菌、蚯蚓、玉米对砷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 | 第34-40页 |
·联合修复对玉米生物量及砷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联合修复对土壤中砷的影响 | 第35-36页 |
·联合修复的机理探讨 | 第36-4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0-41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0页 |
·研究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50页 |
发表论文 | 第50页 |
已申请的国家专利 | 第50页 |
参加课题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