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3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2章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理论分析 | 第15-20页 |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判断标准 | 第15-17页 |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一般关系 | 第17-20页 |
·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 第17-18页 |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 | 第18-20页 |
第3章 房地产业虚拟性与实体性的重新判断 | 第20-25页 |
·传统经济观念下房地产业的属性 | 第20页 |
·现代经济观念下房地产业的属性 | 第20-22页 |
·房地产业的开发融资部分 | 第21页 |
·房地产业的土地开发与购置部分 | 第21页 |
·房地产业的产品建造部分 | 第21-22页 |
·房地产业的产品交易部分 | 第22页 |
·房地产虚拟性的表现 | 第22-24页 |
·房地产产品的投资与投机性 | 第23页 |
·房地产价格的强波动性与虚高性 | 第23-24页 |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4章 房地产业虚拟部分与实体部分的相互关系与发展状况 | 第25-38页 |
·虚拟部分与实体部分的相互关系 | 第25-26页 |
·虚拟部分与实体部分的正向关系 | 第25-26页 |
·虚拟部分与实体部分的负向关系 | 第26页 |
·房地产业虚拟部分与实体部分的发展状况 | 第26-33页 |
·房地产业虚拟部分的发展状况 | 第26-30页 |
·房地产业实体部分的发展状况 | 第30-33页 |
·虚拟部分与实体部分发展状况的效率性评价 | 第33-38页 |
·虚拟部分与实体部分的效率性评价模型 | 第34-36页 |
·评价模型输出结果解读 | 第36-38页 |
第5章 房地产业虚拟部分与实体部分联动性实证检验 | 第38-46页 |
·实证分析的思路阐述与指标的选取 | 第38-39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39-40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0-41页 |
·向量自回归模型 | 第41-42页 |
·脉冲响应函数 | 第42-44页 |
·方差分解 | 第44-45页 |
·实证小结 | 第45-46页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6-51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6页 |
·政策建议 | 第46-51页 |
·房地产业虚拟部分与实体部分的协调发展 | 第46-47页 |
·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实体部分的基础性作用 | 第47-48页 |
·适度发展房地产虚拟部分的规模 | 第48-49页 |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预防泡沫的扩散 | 第49-51页 |
注释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图表索引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