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语言与视觉传达沟通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研究设想和预期结果 | 第12-13页 |
| ·“趣味”和“视觉传达”概念解析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当代设计趋向趣味化的原因 | 第16-19页 |
| ·当代设计趋向趣味化的原因 | 第16-18页 |
| ·消费者主体的改变 | 第16页 |
| ·设计师主体的改变 | 第16-17页 |
| ·全球化进程加速和人口变化 | 第17页 |
| ·高科技的保障 | 第17-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趣味化与视觉传达 | 第19-30页 |
| ·趣味化的当代设计 | 第19-23页 |
| ·趣味化产品设计 | 第19-21页 |
| ·趣味化服装设计 | 第21-23页 |
| ·趣味化的视觉传达 | 第23-29页 |
| ·异致原理——夸张反常 | 第23-26页 |
| ·贬低原理——戏谑 | 第26-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趣味性语言对视觉传达沟通的拓展 | 第30-45页 |
| ·与密码的交叉——视错觉 | 第30-35页 |
| ·生理视错觉 | 第31-33页 |
| ·心里视错觉 | 第33-34页 |
| ·视错觉在视觉传达沟通中的运用 | 第34-35页 |
| ·与材料学的交叉——视觉装置 | 第35-40页 |
| ·表现“材料” | 第36-38页 |
| ·“材料”表现 | 第38-40页 |
| ·与新媒体的交叉——互动视觉 | 第40-43页 |
| ·新媒体的崛起 | 第40-42页 |
| ·人机互动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