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欧阳修“文宗”形象的构建与衍变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引言第9-14页
 一、研究对象及价值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4页
第一章 “文宗”概念的源起、内涵及演变第14-34页
 第一节 “文宗”概念的源起和内涵第14-25页
 第二节 “一代文宗欧阳修”之“文宗”内涵第25-34页
第二章 欧阳修“文宗”形象的构建第34-73页
 第一节 “醇深炳蔚”的文学业绩第34-40页
 第二节 “道充中实”、“发文辉光”的文学观第40-49页
 第三节 “义有可为”、“直往不顾”的凛然风节第49-55页
 第四节 从欧阳修的“道论”观其儒学修养及对其文学的影响第55-61页
 第五节 “吾交豪俊天下选”——广泛的交游活动第61-73页
第三章 翰林学士身份与欧阳修“文宗”形象的衍变第73-94页
 第一节 翰林学士欧阳修第73-79页
 第二节 翰林学士苏轼:元祐崇欧第79-85页
 第三节 翰林学士周必大:刊刻《欧阳文忠公集》第85-89页
 第四节 翰林学士虞集:台阁文风追踪欧阳修第89-90页
 第五节 翰林学士杨士奇与欧阳修台阁文人典范的形成第90-94页
第四章 明代唐宋派学者之评论欧阳修与其“文宗”形象的衍变第94-115页
 第一节 唐宋派眼中的欧阳修第95-98页
 第二节 茅坤评论欧阳修文独得史迁之髓第98-109页
 第三节 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评欧阳修文第109-110页
 第四节 唐宋派对欧阳修文的评论与欧阳修“文宗”形象的衍变第110-115页
第五章 欧阳修词史地位的确立及其和“文宗”的关系第115-138页
 第一节 北宋中后期:欧词广播歌妓之口第115-119页
 第二节 南宋:词选奠定欧词词史重要地位第119-124页
 第三节 明代:关注欧词个别语句,关注欧词中言情词第124-126页
 第四节 清代:欧阳修词史地位确立:“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第126-133页
 第五节 为欧氏辨诬现象与欧阳修“文宗”形象的纯粹化第133-138页
结语第138-140页
附录一:欧阳修著作在历代目录书中的著录情况①第140-149页
附录二:历代对欧阳修文学史地位及其它方面的相关评论汇集第149-15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57-162页
后记第162-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刘挚及其诗歌研究
下一篇:笳与中古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