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1.1 黄瓜简介 | 第10页 |
1.2 黄瓜花叶病毒简介 | 第10-17页 |
1.2.1 黄瓜花叶病毒的分布与危害 | 第10-11页 |
1.2.2 黄瓜花叶病毒的寄主范围及症状 | 第11页 |
1.2.3 黄瓜花叶病毒粒子形态和基因组结构 | 第11-12页 |
1.2.4 黄瓜花叶病毒的株系 | 第12-13页 |
1.2.5 黄瓜花叶病毒的传播方式 | 第13-14页 |
1.2.6 CMV的防治方法 | 第14-15页 |
1.2.7 植物病毒的检测方法 | 第15-17页 |
1.3 种传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1.3.1 种传病毒的简介 | 第17-18页 |
1.3.2 葫芦科上重要种传病毒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3.3 种传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1.3.4 病毒的种传机制 | 第22-23页 |
1.3.5 种传病毒的防治 | 第23-24页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4-25页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页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黄瓜花叶病毒生物学检测和RT-PCR检测方法建立与优化 | 第25-39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2.1.1 毒源 | 第25页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5页 |
2.1.3 其他自配溶液、试剂、抗生素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见附录 | 第25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5-34页 |
2.2.1 生物学检测 | 第25-27页 |
2.2.2 病毒RT-PCR的检测 | 第27-34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2.3.1 黄瓜花叶病毒的生物学检测 | 第34-36页 |
2.3.2 普通RT-PCR引物筛选与条件优化 | 第36-38页 |
2.4 讨论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黄瓜花叶病毒在黄瓜上的种传研究 | 第39-48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3.1.1 黄瓜种子和毒源 | 第39页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9页 |
3.1.3 其他自配溶液、试剂、抗生素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见附录 | 第39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9-41页 |
3.2.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第39页 |
3.2.2 黄瓜的种植和病毒接种 | 第39-40页 |
3.2.3 引物的选择 | 第40页 |
3.2.4 黄瓜叶片的带毒检测 | 第40页 |
3.2.5 黄瓜花粉的带毒检测 | 第40页 |
3.2.6 黄瓜种子的获得和带毒率的检测 | 第40页 |
3.2.7 生长试验和黄瓜种子传毒率的检测 | 第40-41页 |
3.2.8 商业黄瓜种子的CMV带毒率检测 | 第4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3.3.1 黄瓜叶片带毒率检测结果 | 第41-42页 |
3.3.2 黄瓜花粉的带毒检测结果 | 第42页 |
3.3.3 黄瓜种子的获得和带毒率的检测结果 | 第42-44页 |
3.3.4 黄瓜种子传毒率检测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3.3.5 商业种子带毒率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3.4 讨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黄瓜花叶病毒全序列的测定与序列分析 | 第48-60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48页 |
4.1.1 毒源 | 第48页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8页 |
4.1.3 其他自配溶液、试剂、抗生素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见附录 | 第48页 |
4.1.4 分子生物学分析软件 | 第48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48-53页 |
4.2.1 黄瓜花叶病毒普通RT-PCR的检测 | 第48-53页 |
4.3 黄瓜花叶病毒全长的克隆结果与全序列分析 | 第53-58页 |
4.3.1 CMV-Scs与CMV-Fny的RT-PCR扩增结果 | 第53-54页 |
4.3.2 CMV-Scs与CMV-Fny全长基因的测序结果 | 第54页 |
4.3.3 黄瓜花叶病毒参考株系的分组 | 第54-55页 |
4.3.4 黄瓜花叶病毒RNA1全长序列聚类分析 | 第55-56页 |
4.3.5 黄瓜花叶病毒RNA2全长序列聚类分析 | 第56页 |
4.3.6 黄瓜花叶病毒RNA3全长序列聚类分析 | 第56-57页 |
4.3.7 黄瓜花叶病毒CP序列聚类分析 | 第57-58页 |
4.3.8 黄瓜花叶病毒MP序列聚类分析 | 第58页 |
4.4 讨论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全文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60-62页 |
5.1 全文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5.2 创新点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附录1 本实验所用重要缩写词及中文对照 | 第69-70页 |
附录2 本实验所用溶液及培养基的配方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