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毫米波微带阵列天线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共口径天线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可重构天线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以及内容安排 | 第16-19页 |
1.3.1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微带天线基础理论综述 | 第19-25页 |
2.1 微带天线基础理论 | 第19-23页 |
2.1.1 传输线模型分析 | 第19-21页 |
2.1.2 圆极化天线 | 第21-23页 |
2.1.3 阵列天线 | 第23页 |
2.2 改善微带天线辐射性能的理论和方法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KA波段宽带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 | 第25-41页 |
3.1 Ka波段2×2 元宽带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 | 第25-36页 |
3.1.1 天线单元结构 | 第25-26页 |
3.1.2 单元参数分析 | 第26-28页 |
3.1.3 天线单元仿真分析 | 第28-30页 |
3.1.4 宽带圆极化馈电网络设计 | 第30-33页 |
3.1.5 2×2 元宽带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设计 | 第33-34页 |
3.1.6 2×2 元宽带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测试 | 第34-36页 |
3.1.6.1 反射系数测试 | 第35页 |
3.1.6.2 圆极化特性测试 | 第35-36页 |
3.2 Ka波段4×4 元宽带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 | 第36-39页 |
3.2.1 阵列结构 | 第36-38页 |
3.2.2 实验结果测试 | 第38-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多频段共口径天线 | 第41-67页 |
4.1 S/X双频段共口径天线设计 | 第41-59页 |
4.1.1 S波段圆极化天线设计 | 第42-49页 |
4.1.2 S波段圆极化贴片天线仿真分析 | 第49-52页 |
4.1.3 X波段贴片天线设计 | 第52-53页 |
4.1.4 S/X双频段共口径天线设计 | 第53-59页 |
4.2 S/Ku双频段双圆极化共口径天线设计 | 第59-65页 |
4.2.1 Ku波段圆极化天线单元设计 | 第59-61页 |
4.2.2 Ku波段2×2 元圆极化天线阵列设计 | 第61-63页 |
4.2.3 S/Ku双波段双圆极化共口径天线阵列设计 | 第63-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C波段极化可重构微带阵列天线 | 第67-81页 |
5.1 可重构天线设计思路 | 第67-69页 |
5.2 双极化微带阵列天线设计 | 第69-76页 |
5.2.1 天线单元结构 | 第69页 |
5.2.2 单元参数分析 | 第69-72页 |
5.2.3 双极化微带阵列天线设计 | 第72-76页 |
5.3 C波段极化可重构网络设计 | 第76-78页 |
5.4 C波段极化可重构的微带阵列天线测试 | 第78-7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1-8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9-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第9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