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C银行保兑仓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1 引言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保兑仓金融业务发展的历程第10页
        1.1.2 商业银行保兑仓金融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第10-11页
    1.2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2-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2 研究思路第13页
    1.4 保兑仓金融风险相关研究现状第13-16页
        1.4.1 国外主要研究第13-14页
        1.4.2 国内主要研究第14-16页
2 保兑仓与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概述第16-25页
    2.1 商业银行保兑仓金融业务简述第16-21页
        2.1.1 保兑仓金融业务的概念第16页
        2.1.2 保兑仓业务优势第16-18页
        2.1.3 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模式分类第18-21页
    2.2 保兑仓业务金融风险相关理论第21-22页
        2.2.1 保兑仓金融业务金融风险概念第21页
        2.2.2 保兑仓金融业务金融风险分类第21-22页
    2.3 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成因第22-23页
        2.3.1 信用风险的外部成因第22页
        2.3.2 信用风险的内部成因第22-23页
    2.4 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3-25页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3-24页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逆向选择风险第24页
        2.4.3 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道德风险第24-25页
3 C银行保兑仓业务案例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析第25-34页
    3.1 C银行保兑仓金融业务管理流程简介第25-27页
    3.2 SQ公司案例背景简介第27页
    3.3 业务可行性分析第27-28页
        3.3.1 SQ公司业务意愿分析第27页
        3.3.2 RZ公司业务意愿分析第27-28页
        3.3.3 C行自身可行性分析第28页
    3.4 业务运行信息不对称情况简介第28-33页
        3.4.1 业务数据第28-29页
        3.4.2 业务运行第一阶段实证分析第29页
        3.4.3 业务运行第一阶段道德风险分析第29-31页
        3.4.4 业务运行第二阶段实证分析第31-32页
        3.4.5 业务运行第二阶段道德风险分析第32-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4 C银行H分行案例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析第34-40页
    4.1 H分行案例背景简介第34页
    4.2 案件基本情况第34-35页
    4.3 逆选择效应分析第35-36页
        4.3.1 核心企业利益分析第35页
        4.3.2 经销商利益分析第35-36页
        4.3.3 逆选择效应第36页
    4.4 业务流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第36-38页
        4.4.1 未能有效落实核保要求造成信息劣势第36-37页
        4.4.2 未有效落实对账要求造成信息劣势第37页
        4.4.3 票据交接存在瑕疵造成信息劣势第37页
        4.4.4 贷前调查不够充分造成信息劣势第37-38页
        4.4.5 审查环节存在漏洞造成信息劣势第38页
        4.4.6 贷后管理不到位造成信息劣势第38页
    4.5 信息风险成因分析第38-39页
    4.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5 C银行保兑仓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建议第40-44页
    5.1 增强风险信息的收集和识别能力第40-41页
    5.2 根据业务特点进行机构改革,打通信息壁垒第41-42页
    5.3 构建适应业务信息特点的日常运营风险控制体系第42-43页
    5.4 打造“互联网+”的业务平台第43-44页
6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后记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富国天惠成长混合基金的投资策略研究
下一篇:河北省开展棉花收入保险的可行性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