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反向工程相关技术及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反向工程概述 | 第12-13页 |
1.2.2 几何数据信息采集系统 | 第13-14页 |
1.2.3 几何数据的预处理 | 第14-16页 |
1.2.4 曲面拟合及三维模型重构 | 第16-18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8-21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论文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高对比度断面图像获取和采集 | 第21-33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相机参数设置及相机标定 | 第21-27页 |
2.2.1 相机参数对拍摄效果的影响及其设置 | 第21-26页 |
2.2.2 相机标定 | 第26-27页 |
2.3 光源对拍摄效果的影响及其设定 | 第27-32页 |
2.3.1 单因素试验 | 第28-29页 |
2.3.2 图像质量评价 | 第29-31页 |
2.3.3 均匀光线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零件断面加工方式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 第33-45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不同加工方式下的切削断面分析 | 第34-37页 |
3.2.1 不同切削面的纹理特征 | 第34-35页 |
3.2.2 加工方式及加工参数选取 | 第35-36页 |
3.2.3 拍摄环境设置 | 第36-37页 |
3.3 零件表面纹理及其影响 | 第37-43页 |
3.3.1 边缘提取 | 第38-40页 |
3.3.2 结果分析与重复性验证 | 第40-42页 |
3.3.3 实验结论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基于区域的图像增强及目标图形检测 | 第45-63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图像增强 | 第45-50页 |
4.2.1 灰度级修正 | 第46-48页 |
4.2.2 图像平滑 | 第48-49页 |
4.2.3 图像锐化 | 第49-50页 |
4.2.4 图像增晰与彩色增强 | 第50页 |
4.3 图像分割 | 第50-52页 |
4.3.1 阈值分割 | 第51页 |
4.3.2 区域生长和区域分裂 | 第51-52页 |
4.4 边缘检测 | 第52-53页 |
4.4.1 梯度算子 | 第52-53页 |
4.4.2 拉普拉斯算子 | 第53页 |
4.5 基于分区域图像增强的高精度断层图像轮廓提取 | 第53-62页 |
4.5.1 断层图像分析 | 第53-55页 |
4.5.2 分区域的图像增强算法 | 第55-59页 |
4.5.3 断层图像分割及边缘检测 | 第59-60页 |
4.5.4 算法精度分析 | 第60-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三维零件模型重构实验 | 第63-85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实验方案 | 第63-65页 |
5.2.1 被测件及其处理 | 第63-64页 |
5.2.2 实验系统及设备 | 第64-65页 |
5.3 基于Imageware的 CAD模型重建 | 第65-83页 |
5.3.1 点处理 | 第65-68页 |
5.3.2 线处理 | 第68-71页 |
5.3.3 面处理 | 第71-72页 |
5.3.4 零件面拟合 | 第72-79页 |
5.3.5 零件模型重构及偏差分析 | 第79-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6.1 总结 | 第85-86页 |
6.2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