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4-18页 |
1.1 维生素A乙酸酯的主要工业合成路线 | 第14-17页 |
1.1.1 Roche公司以Grignard反应为特征的C_(14)+C_6合成路线 | 第14-16页 |
1.1.2 BASF公司以Wittig反应为特征的C_(15)+C_5路线 | 第16页 |
1.1.3 浙江医药以Wittig-Homer反应为特征的C_(15)+C_5路线 | 第16-17页 |
1.2 维生素A的关键中间体—4-乙酰氧基-2-甲基-2-丁烯-1-醛 | 第17-18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8-27页 |
2.1 论文背景 | 第18-19页 |
2.2 五碳醛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9页 |
2.3 五碳醛的合成工艺路线 | 第19-27页 |
2.3.1 早期五碳醛合成工艺路线 | 第19-21页 |
2.3.2 近年五碳醛合成工艺研究方向 | 第21-25页 |
2.3.3 本论文采用的合成工艺路线 | 第25-27页 |
第3章 乙酰氧基乙醛的合成 | 第27-43页 |
3.1 乙酰氧基乙醛概述 | 第27-2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8-33页 |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8-30页 |
3.2.2 实验过程与现象 | 第30页 |
3.2.3 产物分析与表征 | 第30-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1页 |
3.3.1 溶剂的选择 | 第33-34页 |
3.3.2 环氧化反应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 | 第34-36页 |
3.3.3 过氧化物中间体含量的检测 | 第36-38页 |
3.3.4 环氧化物中间体还原开环 | 第38-39页 |
3.3.5 环氧化物中间体还原开环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五碳醛的合成 | 第43-53页 |
4.1 引言 | 第43-4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44页 |
4.2.2 实验过程与现象 | 第44-45页 |
4.2.3 产品分析与表征 | 第45-4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2页 |
4.3.1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46-49页 |
4.3.2 投料方式对反应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3 催化剂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4 物料配比的影响 | 第51页 |
4.3.5 其他影响因素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环氧化制备五碳醛的中试研究 | 第53-69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环氧化制备五碳醛质量指标 | 第53页 |
5.3 环氧化制备五碳醛中试的生产流程图及工艺设备图和设备清单 | 第53-60页 |
5.3.1 生产流程图 | 第53-54页 |
5.3.2 工艺设备图 | 第54-58页 |
5.3.3 设备清单 | 第58-60页 |
5.4 环氧化制备五碳醛中试操作规程 | 第60-65页 |
5.4.1 注意事项 | 第60-61页 |
5.4.2 乙酰氧基乙醛生产操作规程 | 第61-63页 |
5.4.3 五碳醛生产操作规程 | 第63-65页 |
5.5 风险分析及质量安全控制 | 第65-67页 |
5.5.1 安全风险分析 | 第65-66页 |
5.5.2 质量安全控制 | 第66-67页 |
5.6 中试结果 | 第6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结论 | 第69-70页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