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AI-2群体感应系统对禽致病大肠杆菌耐药性的调控机制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9-13页
文献综述第13-20页
    1.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概述第13-14页
    2.大肠杆菌血清型分析第14-15页
    3.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概述第15-16页
    4.群体感应系统研究进展第16-18页
    5.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的作用机制第18-20页
1.引言第20-22页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0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21页
    1.4 主要技术路线第21-22页
2.材料与方法第22-32页
    2.1 材料第22-23页
        2.1.1 菌株来源第22页
        2.1.2 试剂第22页
        2.1.3 培养基和常用试剂的配制第22-23页
        2.1.4 仪器设备第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32页
        2.2.1 分子生物学法鉴定菌株第23-25页
        2.2.2 APEC药敏试验第25-26页
        2.2.3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对APEC生长的影响第26-27页
        2.2.4 APEC耐药基因及种类检测第27-28页
        2.2.5 APEC总RNA的提取第28-29页
        2.2.6 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I-2对lsrR和aadA基因的影响第29-32页
3.结果第32-39页
    3.1 分子生物学法鉴定菌株第32页
    3.2 APEC药敏试验第32页
        3.2.1 二倍稀释法检测APEC最小抑菌浓度(MIC)第32页
    3.3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对APEC生长的影响第32-34页
        3.3.1 比浊法第32-34页
        3.3.2 菌落计数法(CFU法)第34页
    3.4 APEC耐药基因及种类检测第34-36页
    3.5 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第36-39页
        3.5.1 总RNA质量鉴定第36-37页
        3.5.2 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对lsrR和aadA转录水平检测第37-39页
4.讨论第39-42页
    4.1 禽致病大肠杆菌研究现状第39-40页
    4.2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的作用第40页
    4.3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对禽致病大肠杆菌的影响第40-41页
    4.4 试验展望第41-42页
5.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作者简介第48-49页
附在校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2S与ABA互作调控黄瓜光合碳同化和耐冷性机理
下一篇:寒地黑土直播稻的水肥耦合对产量和光合特性的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