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建三江支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15-17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风险及风险管理 | 第17-18页 |
2.1.1 风险 | 第17页 |
2.1.2 风险管理 | 第17-18页 |
2.2 农户小额贷款及其风险 | 第18页 |
2.2.1 农户小额贷款 | 第18页 |
2.2.2 农户小额贷款风险 | 第18页 |
2.3 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种类 | 第18-19页 |
2.3.1 信用风险 | 第18-19页 |
2.3.2 操作风险 | 第19页 |
2.3.3 环境风险 | 第19页 |
2.4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第19-20页 |
2.4.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9-20页 |
2.4.2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第20页 |
2.4.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农行建三江支行农户小额贷款及风险管理现状 | 第21-27页 |
3.1 农行建三江支行农户小额贷款概述 | 第21-23页 |
3.1.1 农行建三江支行农户小额贷款规模 | 第21-22页 |
3.1.2 农行建三江支行农户小额贷款余额 | 第22页 |
3.1.3 农行建三江支行农户小额贷款质量 | 第22-23页 |
3.2 农行建三江支行的风险管理现状 | 第23-26页 |
3.2.1 农行建三江支行的道德风险管理现状 | 第23-25页 |
3.2.2 农行建三江支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 第25页 |
3.2.3 农行建三江支行的市场风险管理现状 | 第25-2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农行建三江支行农村小额贷款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 第27-32页 |
4.1 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与原因 | 第27-28页 |
4.1.1 农户贷款担保问题难以落实 | 第27页 |
4.1.2 农户贷款风险管理成本过高 | 第27-28页 |
4.1.3 银行与农户间存在知识断层 | 第28页 |
4.2 操作风险管理与原因 | 第28-30页 |
4.3 区域风险管理与成因 | 第30页 |
4.4 市场风险管理问题及成因 | 第30-31页 |
4.4.1 农户小额贷款产品种类单一 | 第30-31页 |
4.4.2 农户小额贷款缺乏补偿机制 | 第3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5 农户贷款风险管理问题对策的加强及提高 | 第32-36页 |
5.1 完善贷款风险管理机制 | 第32-33页 |
5.1.1 完善同业合作机制 | 第32页 |
5.1.2 共建风险管理机制 | 第32页 |
5.1.3 提高农户管理实力 | 第32-33页 |
5.2 规范操作风险管理意识 | 第33页 |
5.3 增加区域风险管理实效 | 第33-34页 |
5.4 优化市场风险管理制度 | 第34页 |
5.4.1 建立差别信贷制度 | 第34页 |
5.4.2 鼓励农业保险业务 | 第34页 |
5.5 统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 第34-3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6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