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3页 |
1.1 概述 | 第10-11页 |
1.2 Cys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第11-21页 |
1.2.1 基于特异性检测Cys的荧光探针 | 第12-14页 |
1.2.2 检测Cys、Hcy的荧光探针 | 第14-15页 |
1.2.3 多位点检测生物硫醇的荧光探针 | 第15-17页 |
1.2.4 基于线粒体的极性荧光探针 | 第17-19页 |
1.2.5 基于溶酶体的极性荧光探针 | 第19-20页 |
1.2.6 基于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极性荧光探针 | 第20-21页 |
1.3 双光子荧光显微技术 | 第21-23页 |
1.3.1 双光子吸收的概念和双光子荧光探针的设计 | 第21-22页 |
1.3.2 双光子荧光显微技术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合理设计比率双光子荧光探针用于实时可视化细胞凋亡 | 第23-55页 |
2.1 引言 | 第23-24页 |
2.2 探针Mito-DCHO的设计 | 第24-26页 |
2.3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6-28页 |
2.4 荧光探针的合成路线及结构表征 | 第28-31页 |
2.4.1 Mito-SCHO和Mito-DCHO的合成路线 | 第28-31页 |
2.5 实验测试部分 | 第31-34页 |
2.5.1 实验准备 | 第31页 |
2.5.2 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测量(δ) | 第31-32页 |
2.5.3 细胞培养和细胞毒性测试 | 第32页 |
2.5.4 双光子荧光显微镜成像 | 第32-33页 |
2.5.5 LPS诱导的细胞凋亡下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双色成像 | 第33页 |
2.5.6 LPS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斑马鱼的比率双光子荧光成像 | 第33-34页 |
2.6 理论计算 | 第34-36页 |
2.7 结果与讨论 | 第36-55页 |
2.7.1 Mito-SCHO和Mito-DCHO与Cys/Hcy的选择性比较 | 第36-37页 |
2.7.2 Mito-SCHO对Cys的时间依赖性荧光反应 | 第37-38页 |
2.7.3 Mito-SCHO和Mito-DCHO与Cys/Hcy的时间依赖性紫外-可见光谱 | 第38-39页 |
2.7.4 化学稳定性和竞争性实验 | 第39-41页 |
2.7.5 Mito-DCHO对Cys浓度的荧光和UV-可见吸收光谱 | 第41页 |
2.7.6 检测限的测定 | 第41-42页 |
2.7.7 pH稳定性实验 | 第42-43页 |
2.7.8 ~1H-NMR滴定 | 第43页 |
2.7.9 Mito-DCHO,Mito-DCHO-Cys,Mito-SCHO和Mito-SCHO-Cys/Hcy的ESI-MS谱 | 第43-45页 |
2.7.10 双光子吸收特性 | 第45-46页 |
2.7.11 细胞毒性分析 | 第46页 |
2.7.12 Mito-DCHO靶向线粒体能力的TPM成像 | 第46-48页 |
2.7.13 Mito-DCHO对细胞中外源性和内源性Cys的双色成像 | 第48-49页 |
2.7.14 H_2O_2诱导氧化应激下线粒体Cys的双色成像 | 第49-50页 |
2.7.15 氧化应激状态下线粒体中Cys的比率荧光成像 | 第50-53页 |
2.7.16 LPS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斑马鱼的比率TPM图像 | 第53-55页 |
第三章 用双光子比率荧光探针监测凋亡过程中线粒体极性的变化 | 第55-76页 |
3.1 引言 | 第55-56页 |
3.2 结构设计 | 第56-59页 |
3.3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59-61页 |
3.4 荧光探针的合成路线及结构表征 | 第61-63页 |
3.4.1 Mito-I和Mito-PF的合成路线 | 第61-63页 |
3.5 实验测试部分 | 第63-65页 |
3.5.1 实验准备 | 第63页 |
3.5.2 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测量(δ) | 第63-64页 |
3.5.3 细胞培养和细胞毒性测试 | 第64-65页 |
3.5.4 双光子荧光显微镜成像 | 第65页 |
3.5.5 光稳定性实验 | 第65页 |
3.5.6 共聚焦实时双通道监测细胞凋亡 | 第65页 |
3.6 结果与讨论 | 第65-75页 |
3.6.1 Mito-PF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和UV-可见吸收光谱 | 第65-68页 |
3.6.2 探针Mito-PF在水/THF溶剂混合物中的紫外和荧光光谱 | 第68-70页 |
3.6.3 pH稳定性实验 | 第70页 |
3.6.4 双光子吸收特性 | 第70-71页 |
3.6.5 细胞毒性分析 | 第71-72页 |
3.6.6 Mito-PF靶向线粒体能力的TPM成像 | 第72-73页 |
3.6.7 Mito-PF在线粒体中稳定性实验 | 第73-74页 |
3.6.8 细胞凋亡下线粒体极性的双色成像 | 第74-75页 |
3.7 本章总结 | 第75-76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