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施肥对小麦—大豆轮作体系产量可持续性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表第13-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3页
        1.2.1 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其可持续性的影响第15-16页
        1.2.2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第16-17页
        1.2.3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7-21页
        1.2.4 施肥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21-23页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23-25页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3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3.3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其可持续性的影响第25-4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6-30页
        2.1.1 试验区概况第26-27页
        2.1.2 试验设计第27-29页
        2.1.3 取样与测定方法第29-30页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0-40页
        2.2.1 施肥对小麦与大豆产量及生物量的影响第30-32页
        2.2.2 施肥对小麦与大豆产量构成的影响第32-34页
        2.2.3 施肥对小麦与大豆产量变化趋势的影响第34-36页
        2.2.4 施肥对小麦与大豆产量可持续性的影响第36-38页
        2.2.5 土壤基本性状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第38-40页
    2.3 讨论第40-42页
        2.3.1 施肥对小麦与大豆产量及其可持续性的影响第40-41页
        2.3.2 土壤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第41-42页
    2.4 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施肥对周年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第43-48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3.1.1 试验区概况第43页
        3.1.2 试验设计第43页
        3.1.3 取样与测定方法第43-44页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4-46页
        3.2.1 施肥对小麦与大豆植株氮素积累的影响第44-45页
        3.2.2 施肥对周年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第45-46页
    3.3 讨论第46-47页
    3.4 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施肥对小麦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第48-6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8-49页
        4.1.1 试验区概况第48页
        4.1.2 试验设计第48页
        4.1.3 取样与测定方法第48-49页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9-60页
        4.2.1 施肥对小麦季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第49-51页
        4.2.2 施肥对小麦季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第51-53页
        4.2.3 施肥对小麦季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第53-55页
        4.2.4 施肥对小麦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机制第55-60页
    4.3 讨论第60-61页
        4.3.1 施肥对小麦季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第60页
        4.3.2 施肥对小麦季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第60-61页
        4.3.3 施肥对小麦季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第61页
    4.4 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小麦季施肥对大豆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第62-75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62-63页
        5.1.1 试验区概况第62页
        5.1.2 试验设计第62-63页
        5.1.3 取样与测定方法第63页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63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63-73页
        5.2.1 小麦季施肥对大豆季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第63-65页
        5.2.2 小麦季施肥对大豆季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第65-67页
        5.2.3 小麦季施肥对大豆季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第67-69页
        5.2.4 小麦季施肥对大豆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机制第69-73页
    5.3 讨论第73-74页
    5.4 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净增温潜势评价第75-88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75-77页
        6.1.1 试验区概况第75-76页
        6.1.2 试验设计第76页
        6.1.3 取样与测定方法第76-77页
        6.1.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77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77-86页
        6.2.1 田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第77-83页
        6.2.2 农田投入导致的间接碳排放第83页
        6.2.3 土壤碳固定第83-84页
        6.2.4 净增温潜势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第84-85页
        6.2.5 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肥力提升的平衡第85-86页
    6.3 讨论第86-87页
        6.3.1 施肥对直接排放、间接排放与土壤碳固定的影响第86-87页
        6.3.2 净温室效应评价第87页
    6.4 小结第87-88页
第七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第88-92页
    7.1 全文讨论第88-90页
        7.1.1 施肥对小麦-大豆轮作体系产量及其可持续性的影响第88页
        7.1.2 施肥对小麦-大豆轮作体系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88-89页
        7.1.3 施肥对小麦-大豆轮作体系产量与温室效应的综合影响第89页
        7.1.4 两个试验点产量与温室气体对施肥响应的差异比较第89-90页
    7.2 主要结论第90-91页
    7.3 创新点第91页
    7.4 研究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112页
致谢第112-114页
作者简历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M_xV_yO_z(M=Li,Co,Zn)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秦岭-桐柏造山带早古生代镁铁质岩浆岩地球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