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

道德主体的精神哲学形态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导论第12-36页
    一、立题依据第12-14页
    二、研究现状第14-31页
    三、研究方法及其主要内容第31-34页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34-36页
第一章 道德主体的“精神”回归第36-76页
    第一节 何谓“精神”?第36-54页
        一、“精神”的基本规定第36-43页
        二、“精神”的实在性第43-54页
    第二节 道德主体的“精神”本性第54-76页
        一、伦理道德的“精神”本性第54-67页
        二、伦理-道德的辩证运动第67-72页
        三、伦理道德辩证发展历程中的道德主体第72-76页
第二章 伦理人:道德主体的始源形态第76-112页
    第一节 伦理人的存在语境:伦理世界第76-89页
        一、“伦理世界”及其存在形态第76-80页
        二、作为人类社会的原初状态而存在的伦理世界第80-89页
    第二节 “伦理人”及其典范第89-101页
        一、伦理人的基本规定第90-93页
        二、伦理人的典范第93-101页
    第三节 伦理人的自我否定:伦理行为第101-112页
        一、伦理行为的具体内涵第102-103页
        二、伦理行为的二律背反第103-107页
        三、从伦理人向良心的过渡第107-112页
第三章 良心:道德主体的主观形态第112-148页
    第一节 良心的生成历程:道德世界观的辩证发展第114-125页
        一、道德世界观第114-119页
        二、道德世界观的颠倒第119-124页
        三、良心的生成第124-125页
    第二节 “良心”及其存在形态第125-138页
        一、良心的基本规定第125-132页
        二、良心的存在形态第132-138页
    第三节 良心的异化:恶及其伪善第138-148页
        一、恶第138-140页
        二、伪善第140-146页
        三、从良心向国家公民的过渡第146-148页
第四章 国家公民:道德主体的现实形态第148-172页
    第一节 国家公民的存在语境:国家第148-156页
        一、作为伦理实体的“国家”第148-153页
        二、国家制度第153-156页
    第二节 “国家公民”的理念第156-167页
        一、“国家公民”的伦理意蕴第156-164页
        二、国家公民的存在形态第164-167页
    第三节 国家公民的伦理保障第167-172页
        一、完善的国家制度第168-170页
        二、良好的公民教育第170-172页
结语第172-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8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80-181页
致谢第181-182页

论文共1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一阶矩的卷积型运算快速算法及其硬件结构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生产调度规则提取与应用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