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依据及背景 | 第12-14页 |
1.2 本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量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地质概况 | 第17-22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18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8-20页 |
2.3 研究区地层及时代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2-23页 |
3.1 豆科植物化石 | 第22页 |
3.2 现生豆科植物标本 | 第22页 |
3.3 古植物地理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四章 豆科植物化石研究 | 第23-36页 |
4.1 合欢属(ALBIZZIA)化石研究 | 第23-29页 |
4.1.1 合欢属概况 | 第23-24页 |
4.1.2 系统描述 | 第24-29页 |
4.2 豆荚属 (PODOCARPIUM)化石研究 | 第29-34页 |
4.2.1 豆荚属概况 | 第29-32页 |
4.2.2 系统描述 | 第32-34页 |
4.3 紫荆属(CERCIS)研究 | 第34-36页 |
4.3.1 紫荆属概况 | 第34-35页 |
4.3.2 系统描述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古植物地理学研究 | 第36-43页 |
5.1 合欢属(ALBIZZIA)古植物地理学研究 | 第36-39页 |
5.1.1 合欢属(Albizzia)全球分布特点 | 第36-38页 |
5.1.2 从合欢属化石分布推测合欢属起源迁移路线 | 第38-39页 |
5.2 豆荚属(PODOCARPIUM)古植物地理学研究及意义 | 第39-41页 |
5.2.1 与现生豆科植物的联系 | 第39页 |
5.2.2 豆荚属(Podocarpium)的化石记录与古植物地理 | 第39-41页 |
5.3 紫荆属(CERCIS)古植物地理学研究及意义 | 第41-4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3-4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3-4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3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