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研究的思路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阴极保护理论研究 | 第13-25页 |
2.1 阴极保护原理 | 第13-16页 |
2.2 阴极保护方法 | 第16-18页 |
2.3 阴极保护参数检测方法 | 第18-20页 |
2.4 埋地油气管道防腐层理论 | 第20-21页 |
2.5 外防腐层性能检测方法 | 第21-24页 |
2.6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淄青天然气管道阴极保护现场测试 | 第25-33页 |
3.1 淄青天然气管道基本概况 | 第25-26页 |
3.2 淄青天然气管道阴极保护系统情况 | 第26-27页 |
3.3 淄青天然气管道阴极保护电位测试 | 第27-31页 |
3.3.1 通电电位测试情况 | 第27-29页 |
3.3.2 断电电位测试情况 | 第29-31页 |
3.4 外防腐层情况测试 | 第31-32页 |
3.4.1 外防腐层绝缘性能测试 | 第31页 |
3.4.2 外防腐层缺陷点测试 | 第31-32页 |
3.5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淄青天然气管道阴极保护欠保护问题研究 | 第33-42页 |
4.1 淄青天然气管道阴极保护欠保护原因分析 | 第33页 |
4.2 管道外防腐层老化、绝缘性能减弱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4.2.1 管道外防腐层绝缘性能减弱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4.2.2 管道外防腐层缺陷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页 |
4.2.3 管道外防腐层老化、绝缘性能减弱影响因素的对策 | 第34-35页 |
4.3 杂散电流对阴极保护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8页 |
4.3.1 直流干扰识别和评价 | 第35-36页 |
4.3.2 交流干扰识别和评价 | 第36-38页 |
4.4 阴极保护站站间有效保护距离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0页 |
4.5 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淄青天然气管道阴极保护欠保护问题治理方案研究 | 第42-57页 |
5.1 治理方案的选择 | 第42页 |
5.2 治理方案设计 | 第42-56页 |
5.2.1 阴极保护参数及性能设计 | 第42-43页 |
5.2.2 阳极地床设计 | 第43-54页 |
5.2.3 阴极保护系统辅助设施 | 第54-56页 |
5.3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现场应用 | 第57-60页 |
6.1 站址的选择 | 第57-58页 |
6.2 现场验证 | 第58-59页 |
6.3 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