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南的实在论及其对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批判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11-16页 |
第一章 形而上学实在论与普特南实在论 | 第16-24页 |
第一节 实在论的核心问题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形而上学实在论 | 第17-19页 |
1. 膨胀或紧缩的实在论 | 第17-18页 |
2. 传统的符合论 | 第18-19页 |
3. 主客割裂的思维方式 | 第19页 |
第三节 普特南实在论的思想来源 | 第19-21页 |
第四节 普特南实在论的特征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对形而上学实在论的质疑 | 第24-36页 |
第一节 对还原论的批判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对本体论中不依赖情境的实在的批判 | 第26-29页 |
第三节 对传统的符合论的批判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对二分法的批判 | 第30-36页 |
1. “中介”不存在 | 第30-31页 |
2. 对主观性与客观性二分的批判 | 第31-32页 |
3. 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 | 第32-34页 |
4. 对心灵与世界二分的批判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普特南的内在实在论与常识实在论 | 第36-48页 |
第一节 概念相对性 | 第36-39页 |
1. 批判形而上学 | 第36-37页 |
2. 相对主义的嫌疑 | 第37-39页 |
第二节 认识论中的真理观问题 | 第39-42页 |
1. 内在实在论时期 | 第40-41页 |
2. 常识实在论时期 | 第41-42页 |
第三节 语言中的指称理论 | 第42-45页 |
第四节 常识实在论 | 第45-48页 |
1. 对内在实在论的继承 | 第45-46页 |
2. 常识的视角 | 第46-47页 |
3. 日常语言与生活实践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对普特南实在论的反思 | 第48-54页 |
第一节 对“常识”的反思 | 第48-50页 |
1. 何为常识 | 第48-49页 |
2. 常识与语言的关系是否对称 | 第49-50页 |
3. 常识是否过于复杂 | 第50页 |
第二节 为形而上学辩护 | 第50-52页 |
第三节 对批判二分法的理解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