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问题界定 | 第8页 |
二、研究价值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1页 |
六、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自动续期”法律适用的困境 | 第12-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实践案例 | 第12-13页 |
二、现行法律规定及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一)《暂行条例》有关规定 | 第13页 |
(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有关规定 | 第13-14页 |
(三)《物权法》有关规定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自动续期”理论上的争议 | 第15-18页 |
一、续期费用的有偿与无偿 | 第15-17页 |
(一)无偿续期说 | 第15-16页 |
(二)有偿续期说 | 第16-17页 |
二、续期期限的永久性与有限性问题 | 第17-18页 |
(一)永久续期说 | 第17页 |
(二)有限续期说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域外地上权制度设计与借鉴 | 第18-24页 |
一、德国地上权制度 | 第18-19页 |
(一)房屋为土地的组成部分 | 第18-19页 |
(二)期满后的意思自治原则 | 第19页 |
(三)地上权人的补偿请求权与土地所有权人的延期请求权 | 第19页 |
二、日本地上权制度 | 第19-20页 |
(一)房屋与土地均为独立之物 | 第19-20页 |
(二)地上权人地上物取回权与土地所有权人地上物购买请求权 | 第20页 |
(三)续期申请权及地上建筑物之补偿 | 第20页 |
三、台湾地区地上权制度 | 第20-21页 |
(一)意思自治原则 | 第21页 |
(二)建筑物补偿之规则 | 第21页 |
四、香港土地批租制 | 第21-22页 |
(一)法定续期期限及续期费用 | 第22页 |
(二)费用收取方式 | 第22页 |
五、比较借鉴 | 第22-24页 |
第四章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规范建议 | 第24-37页 |
一、《物权法》第149条文本理解 | 第25-31页 |
(一)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住宅”的法律定位 | 第25-26页 |
(二)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之权利界限 | 第26-27页 |
(三)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 第27-28页 |
(四)期间届满 | 第28-29页 |
(五)“自动续期”规定之理解 | 第29-30页 |
(六)物权关系 | 第30-31页 |
二、“自动续期”的法律适用 | 第31-37页 |
(一)明确住宅建设用地上房屋的权属 | 第31-32页 |
(二)“自动续期”的续期期限 | 第32-33页 |
(三)“自动续期”的续期费用 | 第33-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