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变储能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1.2.1 相变材料添加方式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2 相变材料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3 相变材料用于混凝土温度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4 小结 | 第20-2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 第21-22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桥梁箱体结构控温需求分析 | 第23-39页 |
2.1 实测桥梁箱体结构日照温度变化规律 | 第23-29页 |
2.1.1 工程概况及测点布置 | 第23-24页 |
2.1.2 实测桥梁箱体结构顶板温度分布 | 第24-26页 |
2.1.3 实测桥梁箱体结构腹板温度分布 | 第26-28页 |
2.1.4 实测桥梁箱体结构底板温度分布 | 第28页 |
2.1.5 讨论与分析 | 第28-29页 |
2.2 最不利温度分布情况下温度梯度曲线的拟合 | 第29-30页 |
2.3 桥梁箱体结构日照温差效应及控温需求分析 | 第30-37页 |
2.3.1 最不利温度分布情况下的日照温差效应分析 | 第31-33页 |
2.3.2 桥梁箱体结构控温需求的MIDAS模拟分析 | 第33-37页 |
2.4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桥梁箱体结构液气相变自调温试验装置理论设计 | 第39-50页 |
3.1 桥梁箱体结构相变自调温试验装置设计思路 | 第39-41页 |
3.2 相变材料的确定 | 第41-44页 |
3.3 相变材料的封装 | 第44-49页 |
3.3.1 封装方式的确定 | 第44页 |
3.3.2 封装材料的确定 | 第44-46页 |
3.3.3 封装容器管径的确定 | 第46-48页 |
3.3.4 封装容器外形设计 | 第48-49页 |
3.3.5 液气相变自调温试验装置工作原理 | 第49页 |
3.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相变材料调温效果的ADINA数值模拟分析 | 第50-59页 |
4.1 ADINA软件介绍 | 第50页 |
4.2 温度场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50-52页 |
4.2.1 材料参数 | 第50-51页 |
4.2.2 环境参数 | 第51页 |
4.2.3 大气温度 | 第51页 |
4.2.4 桥梁箱体结构各部位对应的对流系数 | 第51-52页 |
4.3 相变材料对桥梁箱体结构调温效果的数值模拟 | 第52-57页 |
4.3.1 未加相变材料的桥梁箱体结构日照温度场数值模拟 | 第53-55页 |
4.3.2 加入相变材料的桥梁箱体结构日照温度场数值模拟 | 第55-56页 |
4.3.3 加入相变材料的桥梁箱体结构的内部热流数值模拟 | 第56-57页 |
4.4 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桥梁箱体结构液气相变自调温试验 | 第59-83页 |
5.1 试验目的 | 第59页 |
5.2 试验方案 | 第59-63页 |
5.3 试验过程及结果 | 第63-81页 |
5.3.1 相变材料热力学物理性能试验 | 第63-68页 |
5.3.2 相变材料热稳定性试验 | 第68-70页 |
5.3.3 相变自调温试验装置相变材料掺量试验 | 第70-75页 |
5.3.4 相变自调温试验装置调温性能试验 | 第75-81页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6.2 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页 |
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页 |
二、攻读学位期间授权或申请的专利 | 第89页 |
三、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