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真和肌电实验的数控机床人机学指标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人机学设计方面 | 第9-11页 |
1.2.2 人机学评价方面 | 第11页 |
1.2.3 人机学指标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1.3.3 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数控机床人机学指标及分类与要求 | 第15-26页 |
2.1 人机学指标体系 | 第15-17页 |
2.2 人机学指标分类 | 第17-18页 |
2.3 人机学指标常用研究方法 | 第18-23页 |
2.4 人机学指标要求 | 第23-26页 |
3 基于Jack的指标仿真分析 | 第26-50页 |
3.1 仿真分析概述 | 第26-27页 |
3.2 可视性分析 | 第27-33页 |
3.2.1 分析模块 | 第27-28页 |
3.2.2 指标评价模型 | 第28-29页 |
3.2.3 实例 | 第29-33页 |
3.3 可达性分析 | 第33-38页 |
3.3.1 分析模块 | 第33-34页 |
3.3.2 指标评价模型 | 第34-35页 |
3.3.3 实例 | 第35-38页 |
3.4 舒适性分析 | 第38-50页 |
3.4.1 分析模块 | 第38-41页 |
3.4.2 指标评价模型 | 第41-43页 |
3.4.3 实例 | 第43-50页 |
4 基于sEMG的指标实验分析 | 第50-65页 |
4.1 神经肌肉感知机制 | 第50-51页 |
4.2 实验设计 | 第51-56页 |
4.2.1 实验对象 | 第51-52页 |
4.2.2 实验设备 | 第52-54页 |
4.2.3 实验过程 | 第54-56页 |
4.3 数据处理及结果 | 第56-59页 |
4.3.1 肌电信号分析指标 | 第56页 |
4.3.2 肌电信号分析方法 | 第56-59页 |
4.4 实例 | 第59-65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65-66页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取得的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