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新农村建设中弱势群体帮扶金融支持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导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简要的文献综述第11-14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思路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可能的创新点第15-16页
2 我国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现状及评价第16-42页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第16-22页
   ·农村金融供给中存在的问题第22-31页
     ·农村金融市场急剧萎缩导致贷款难、融资难第22-25页
     ·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村资金需求缺口巨大第25-27页
     ·非正规金融组织发展迅速,风险加大第27-29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活跃的原因第28-29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效应第29页
     ·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严重缺位,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第29-31页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第31-42页
     ·信息不对称第31-36页
       ·逆向选择与信贷配给第32-33页
       ·道德风险与信贷配给第33-36页
     ·信用缺失第36-38页
     ·政府管制第38-40页
     ·其他制约发展的因素第40-42页
3 弱势群体金融帮扶工具创新:小额信贷第42-50页
   ·小额信贷在国外的实践第42-43页
   ·小额信贷在国内的实践第43-50页
     ·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第43-44页
     ·我国小额信贷的模式第44-46页
     ·小额信贷实践效果评析第46-47页
     ·适用弱势群体的小额信贷模式第47-50页
4 弱势群体金融帮扶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第50-68页
   ·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第50-55页
     ·当前政策性银行在支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第51-52页
     ·政策性银行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演进第52-53页
     ·完善和加强政策性银行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第53-55页
   ·商业性金融通过制度创新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第55-60页
     ·商业银行的直接进入模式第55-56页
     ·商业银行的间接进入模式第56-58页
     ·商业银行的中介主导进入模式第58-60页
     ·给商业性金融提供必要的支持,为支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60页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的主体地位第60-63页
     ·当前农村信用社在支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第61页
     ·完善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一些建议第61-63页
   ·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发挥民间金融对农村正式金融安排的补充和辅助作用第63-68页
     ·我国民间融资的特点、优势与缺陷第64-65页
     ·完善民间融资机制的政策建议第65-68页
5 中国农业银行支持"三农"的具体做法和案例分析第68-78页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第68-70页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第70-72页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体制机制第72-74页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风险管控第74-75页
   ·农行浙江省分行服务"三农"工作的相关情况第75-78页
6 简要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第78-82页
   ·简要的研究结论第78-79页
   ·政策启示第79-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作者简历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泰勒规则在我国的实证检验
下一篇:基于某银行信用卡客户违约风险的实证研究